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高中基本上都是要求住校的,這是因為高中學習時間緊任務重,住校能節省很多時間。不過有很多高中生不能適應住校的生活,進而導致不想住校想走讀。這種情況很常見,作為家長要好好的給孩子開導,讓孩子能夠好好的住在學校安心的讀書。
高中生不想住校想走讀怎么辦
1、不要責怪,多理解孩子
孩子不想住校,那一定是遇到了挫折,所以才不想或者不敢住校。這個時候,最能關注、最能給到孩子支持的就是家長,因此,我們要掌握方法,給到孩子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當孩子說在學校吃不好、睡不好時,你可以這樣說:
“媽媽也知道,學校的伙食和睡覺環境肯定比不上家里,但是我們都知道,哪里能有家里舒服呢?可是你依然能夠堅持去學校,你說你厲害不厲害?而且你放心,等你每次放假回來,媽媽一定為你準備你愛吃的菜,也會提前把你的被子曬好,讓你在家里好好休息,有力量迎接學校的生活!”
當說不知道怎么跟同學相處時,家長可以這樣說:
“在陌生的環境,面對那么多陌生的同學,剛開始肯定會不知所措,但你在媽媽心里一直是一個聰明有想法并非常善良的孩子,所以,你一定可以快速適應過來,找到方法,并用自己的真誠與人相處,喜歡你的同學一定會被你吸引而來,成為朋友?!?/p>
在這里,我們只是列舉了孩子不愿意住校的兩個問題,然后如何去跟孩子溝通。通過上面這兩個例子,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明白跟孩子溝通的邏輯:
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關心他的感受,并告訴他這是正常的事情;然后給予孩子肯定,相信他也有能力處理好這一切問題。
2、給足孩子安全感
很多家長想要孩子住校是想鍛煉孩子的獨立自立能力,但在跟孩子交流或者鍛煉孩子的方式并不妥當,讓孩子產生“父母怎么這么狠心?他們是不是不愛我”等想法。
那這個時候,孩子肯定極力反對住校。在孩子的內心,有一種東西叫做“內在安全感”,這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的一個界定。所謂的“內在安全感”是指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心里會有一定的預判。
這種預判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逐漸波動,當孩子感覺到周圍的環境與自己產生分離之時,他們就會在內心建立起一道防線。
而當這個防線被無端的事情打破之后,他們就會感覺到內心防線的崩塌,從而只能夠用更加極端的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行為以及內心的慌亂。
比如說通過哭鬧的方式,就是他們能夠想到的一個辦法。一旦孩子的內心,出現了“內在安全感”上的缺失,那么就會變得情緒暴躁、叛逆、自卑等。
如何給足孩子安全感呢?及時、積極回應孩子。對于孩子,父母要及時、積極地回應,無論當時你在做何種重要的事情,都要用心回應,不要試圖敷衍了事,這樣會給孩子一種錯覺,覺得父母不夠愛他們。
比如,孩子說不想住校了,你不能要孩子等一等,即使當時在工作、在炒菜,也要放下手頭的事情,認真看著孩子,回答孩子的問題。
“你是怎么想的呢?為什么做出這樣的決定?”
“那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呢?如果不去住校,你是怎么安排上下學的呢?”
“如果你認真思考過了,并作出了決定,爸爸/媽媽肯定會支持你的。”
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尊重自己的,是在乎自己的。等孩子確定了自己在父母心里的分量,就會消除內心的不安全感,也不會抵觸住校了。
3、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選擇
其實對“要不要孩子住校、和孩子住校有哪些影響”有很多議論,有的支持孩子住校,也有很多人反對。但我想說的是,孩子住不住校取決于他自己,這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一個孩子被逼得住校,那他在學校里能專心學習嗎?他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沖突,無法靜下心來,甚至為了報復父母,在學校里故意學壞。
如果一個孩子想要住校多和同學相處,但父母覺得住校不利于孩子學習而反對,那孩子也會產生被控制的憤怒感,難以專心學習。
父母是成年人,往往以成年人的想法做出決定,而孩子的想法卻不一樣,他們有自己的堅持。
就好比孩子喜歡音樂,想考藝術院校,但父母覺得學好文化課更重要。那你說是孩子錯了還是父母錯了呢?都不是,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選擇不同而已。
當父母和孩子產生分歧時,可以如何解決呢?
家長要始終明白一點:考試、上學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管孩子最終如何選擇,家長要做的就只是給孩子講清利弊,把握大局。
孩子是非常智慧的,是有能力的,而不是家長心里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所以,學會放手,將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
“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父母的關愛會讓孩子從心底里充滿力量和勇氣。
從小被愛包圍的孩子,做事情更大膽,他們愿意嘗試新鮮的事物,愿意挑戰自我,他們不怕失敗,不怕經歷苦難和挫折。
從小被愛的孩子也更容易幸福,他們從父母那里得到了愛,也能學會如何愛別人,從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有愛的孩子從來不必擔心自己會缺失愛,同樣也不用為得不到愛而難過,這種感覺是其他事情上的成功所不能比的。
所以,有了孩子就要給孩子足夠的愛,這樣,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才能披荊斬棘,順順利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