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信心也是孩子能夠取得有些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有些孩子因為長時間得不到學習的成就感,慢慢的也就因為成績差不想讀書。作為家長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再責怪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本來就受傷的心靈“學上加霜”。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孩子,讓他們重新燃起學習的信心呢?
孩子成績差不想讀書怎么辦
一、少斥責,多鼓勵,孩子的成績提高需要一個過程。對于成績差不想讀書的孩子來說,過度的斥責會讓他們更反感學習。只要感到孩子正在努力了,就可以采用鼓勵法,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反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覺得從學習力也能夠得到表揚和成就感,自然會愛上學習。
二、改變觀念,認真地發現厭學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孩子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有能力的、有前途的和受尊重的,改變自己無能的觀念。
三、與孩子坦誠交流,了解他們的煩惱和困惑,鼓勵他們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的目標。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提供合適的支持,如輔導、指導等。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更為順利。
四、營造出的良好學習氛圍更加容易使孩子沉浸其中,學習的態度更加端正。比如說當成績差不想讀書的孩子看到父母也都在認真學習的時候,就很容易被這種家庭氛圍所感染,并且對于學習的看法也比較不會抵觸。
五、對愛看動畫、卡通片的孩子,就從看動畫入手,給孩子買一些制作精良、知識性強、有啟發意義的動畫片,讓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學習知識,收到教育和熏陶。如果家長有時間,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看完后跟孩子一起討論,這樣既增加了共同語言,融洽了親子感情,同時也是一個教育的機會。
孩子沒有自學意識怎么辦
方法1:要教育孩子和同學互幫互學、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只有虛心互學,在和同學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孩子的自學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奠定較深厚的功底,而與同學分享學習方法的過程,也有助于孩子人際交往和人格魅力的培養。
方法2: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當孩子表現出自己的興趣的時候,家長要重視起來,參與到孩子的興趣當中,和孩子一起為他的興趣去探索、發現,這個過程中,就是潛移默化的提高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的過程,同樣,家長不要急于給孩子答案。
方法3:應多與孩子交流,嘗試著成為孩子的朋友,看到孩子在改變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的積極變化。同時對孩子改正不足不可一曝十寒,立竿見影,要允許孩子身上“毛病”的反彈。
孩子討厭班主任不想上學怎么辦
1、可以同步和老師溝通一下不要總打擊孩子,這個切入點是可以試試的,不要評價老師的教學,就反饋孩子總哭,如果老師聽不進去,可以試著大家一起和學校交流一下,但也不要說老師教的不好。
2、積極的引導孩子尋求辦法遠勝于一味地埋怨,孩子會從中學到面對并解決問題的方法,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另外,如果確實需要我們與老師進行溝通,要做到避免爭論與挑釁,而專注于尋找方法、幫助孩子。
3、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對他的班主任表示尊重,并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還可以在孩子面前對他的班主任的一些好的行為進行夸贊,例如,家長可以和孩子這么說:“上次我去學校的時候,在你們教室見到你班主任,他還主動和我打招呼,我覺得他挺熱情的,挺負責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