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比較貪玩,對于事物沒有規則和意識,然而到了學校后被束縛了很多行為,這會讓他難以接受,出現厭學不想上學的心理。家長要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此時就要讓他了解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孩子厭學不想上學家長怎么辦
第一、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成績當成炫耀的工具,一旦孩子成績退步或者是平時作業沒有完成,就會對孩子又打又罵,讓學習成為了他的負擔。久而久之孩子對學習就會感到厭倦,家長平時要給孩子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輔導做作業時不要總指責他,多鼓勵孩子讓他享受學習的樂趣,這樣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第二、正確的目標設定
這決定了孩子要過一個怎么樣的一生,之后再去選取能夠讓孩子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他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譬如說孩子的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后,再來選取你的工具。
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第三、調整孩子的情緒
家長除了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開導和安慰外,還要教會孩子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包括自我激勵法、語言暗示法、環境調節法、轉移調節法、音樂調節法等。
如果孩子厭學不想上學是因為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可耿耿于懷、放不開和丟不下。告訴孩子,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后,聽聽舒緩的音樂、到環境優美的地方放松一下,或者做一場運動,直到大汗淋漓,壞情緒自然不告而退。
第四、幫助孩子減少使用電子產品
家長盡可能幫孩子控制看影片的時間,掌握主動權做出每次看視頻的計劃,選擇那些鼓勵好行為的節目;每次看視頻最好不超過10分鐘,隨著年齡增長,可以逐漸延長。但盡量不要讓孩子在電子設備前久坐,千萬不要讓電視成為保姆,孩子更需要的是和家長之間的親子活動。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孩子否定自己。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條件的愛。當孩子總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產生持續的內疚感和挫敗感,從而讓孩子失去積極的內在學習動力,進而開始不斷否定自己,導致孩子厭學不想上學。
父母的期望讓孩子痛苦。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家的孩子等等,父母們的高焦慮和高期待轉化成對孩子們的高壓、高控,生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后,于是給孩子報各種班。而這種彌漫性的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孩子,讓孩子把學習和痛苦聯系在一起,日積月累,就會以厭學作為回應。
討厭老師。討厭一個人并不會改變別人,如果某些人的言語或者行為觸犯你的自尊,讓你很不痛快,你可以找機會進行溝通,溝通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有效手段。如果孩子因為討厭一個老師,就放棄一門學科甚至放棄學業,這是最不理智和得不償失的自我懲罰,用別人不知道的方式懲罰自己。
小孩學東西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1、讓孩子定量學習
對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長要規定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一項作業,如果他能夠專心完成,就給予鼓勵,并允許其休息幾分鐘。然后再進行下一項作業,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感,就不會再走神了。
2、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時,孩子就會很專注的去做。所以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當他專注于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時,家長切記要耐心等他完成。當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時,其實就是在無意中提升注意力。
3、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應該最好不要看電視或者過多的干擾,讓他安靜的學習,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安靜的學習氛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