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家長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應該多表揚孩子一些,多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勢和長處,在平時的激勵中,幫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千萬不要一味的去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有厭學該怎么處理
1、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fā)出來。
3、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yè)負擔
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yè)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孩子有厭學情緒怎么回事
1、家長要求過高,孩子不堪壓力
當今社會,每個家庭都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這是國內教育水平顯著提高的一個體現。許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要求孩子必須考滿分,給孩子提供超前教育,殊不知,在孩子們眼中這便是永無盡頭的“苦海”。
2、孩子對學校的厭惡
學生當中經常會傳遞著一些情緒,比如說對學校制度的不滿,對一些人和事的抱怨,其實大部分孩子對于現實的不滿能夠自身消化,但有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就會積攢很多不滿,故而產生厭學情緒。
3、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系
部分孩子很想融入到同學當中,但卻跟其他同學沒有共同語言,對別人的話也比較敏感,很難融入到集體里面。人際關系的緊張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內心壓力和恐懼。所以有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是不愿意去上學,我們稱之為厭學。
孩子學習不好怎么辦?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對于老師的不尊重,往往來源于在家庭里父母對老師的議論和評價。有些父母可能會對現在的某些現象看到的比較多,跟孩子說得也比較多。
當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對老師是負面評價的時候,即便評價的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也會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缺少敬畏。
2、家長的溺愛。溺愛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家長們“以愛之名”縱容孩子的任何做法,做錯了沒有及時阻止,導致孩子不會尊重他人。家長本身缺少尊重意識也直接影響了孩子,家長不尊重老師,孩子也會不尊重老師。
3、孩子逆反心理嚴重。日常生活中,或許是工作太忙,或者是不知道如何保養(yǎng)自己的臉。有些父母非常不耐煩或簡單粗暴地處理孩子對和平的渴望和好奇的行為。孩子的求知欲不能得到滿足,但由于種種因素,他們不敢也不能不聽父母的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