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來說,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因此家長們會非常擔心孩子上課容易走神的問題。如果想要幫助孩子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作為家長面對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怎么辦呢?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怎么辦
1.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控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養,培養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要幫助清出去,孩子答道,自控自律表現出適應社會的種種行為,不僅需要父母的教育,更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
2.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支持者
讓孩子掌握認真學習的方法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甚至做出很多很傻的舉動。父母在帶孩子時,要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要焦慮,不要比較,盡量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支持者。
3.不過度焦慮,指責孩子
我見過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莫名就開始急躁,對孩子的指責發火隨著孩子沒有改善愈演愈烈,這就是惡性循環。
急性子父母看到孩子做事差,上課走神,作業寫得不好就會極度焦慮,覺得自己孩子要比別的孩子差了,就會插手管教孩子。孩子本來完不成任務就很難受一遭罵也會更難受,心里積壓負面情緒,長久就會導致厭學情緒,對親子關系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家長不能怎么教育
1.用威脅的方式逼迫孩子
當家長們發現講道理沒用時,家長們就忍不住要用威脅了!因為他們想到讓孩子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讓孩子不得不改。比如,他們會說這樣的話:“你要好好學習,不然以后只能掃大街”、“現在不好好學習,看你以后能干啥”、“你再這樣,以后只能撿垃圾!”
這樣的話語的確可以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但是當孩子嘗試讓自己不走神、好好學習,仍然沒有結果時,孩子就會強烈的自責,甚至懷疑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這種負面的話語,還會導致孩子產生不良情緒,在叛逆期,還可能引發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
2.通過講道理讓孩子不要走神
家長們在教導孩子時,經常用的方法就是講道理,但可惜的是,很多家長只停留在道理方面,卻沒有給出實際的操作方法。
拿走神來說吧,當他們發現孩子走神時,家長們會說:“你上課要認真聽廛,不要走神知道嗎”、“上課不能做小動作,知道嗎?”、“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知道嗎?”、“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知道嗎?”
其實,道理孩子們都明白,但問題是孩子們做不到啊!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不走神,怎么好好學習,怎么認真聽講。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叮囑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嘮叨,因為這種說教只停留在表面,對于孩子的幫助微乎其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