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我想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越來越關注。由于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孩子的教育也要與時俱進,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這樣才能更好的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有心理問題家長該怎么辦
1、溝通交流。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慢慢的疏導,幫助孩子提高判斷能力。
2、鼓勵孩子。家長應該承認并且適當的鼓勵孩子的行為,提高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3、陪伴和支持。當孩子出現了焦慮、煩躁的情緒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那么,孩子心理問題會有哪些表現行為呢?
1、情緒低落。孩子對任何事物,包括運動、美食、玩具、學習等,都產生不了明顯的興趣,甚至出現排斥行為。也不愿與任何人溝通、交流,經常打不起精神來。
2、性格孤僻。經常將自己一個人鎖在屋子里,不搭理任何人。在學校中不與同學、老師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幾乎也沒有親近舉動。
3、過分追求表揚。性格自卑的孩子盡管他們內心覺得“低人一等”,但往往又會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長和老師的表揚,而且可能采用不誠實、不適當的方式,如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
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
1、自我意識增強,膽子更大
自我意識增強表面看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從心理活動的動機來看,往往是察言觀色或隨風而動。
比如在課堂上凡是愛經常違反紀律的同學,其同桌或周圍的同學極易被影響和帶動,這種架秧子起哄現象,不僅讓個別帶頭起哄的兒童自我感覺很良好,更為關鍵的是通過獲得心理上的優勢,可以隨意破壞規則或違反紀律。
2、自尊心變強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不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批評,隨之而來的也有心理脆弱和敏感。如果家長和老師在批評孩子時,不注意方式方法,極易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
3、自控和自律意識較弱
由于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不希望受到家長更多的管束,而自身又缺乏足夠的自控和自律能力,會導致學習上變得拖拉,容易發怒而且沒有耐心。
每個孩子生長和學習的環境不一樣,表現出來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不過十二歲的孩子正是青春期開始的階段,大多數孩子會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好孩子的心理表現,正確引導孩子走出思維誤區,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