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教育是很多家長為之感到頭疼的事,但是卻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大多都選擇“棍棒教育”,但是這樣的方式往往只會將孩子越拖越遠,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家長首先要能清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小孩為什么不聽話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智能特點,一味要求孩子追高,如考試要第一,處處不能落后與人,結果,孩子無數次的努力換來無數次失敗的體驗,最后喪失了自信心,變得消極、自卑,養成家長要求什么,馬上就放棄不良習慣。
原因二:如果做爸爸媽媽的經常在家里看電視,又怎么能指責孩子,不讓孩子看電視呢?在指責孩子的錯誤之前,一定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所以,做爸爸媽媽的凡事都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跟你犟嘴。
原因三: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事都不懂。從來不給孩子發表意見。其實這會令孩子變得不聽話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遠下來會變得反叛的。
原因四:總希望孩子能夠成材,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為孩子規劃好一切,要求孩子照著辦。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嘗試,從而令孩子產生挫折感,長期下來,孩子就會變得不聽話。
原因五:有時候孩子的正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家長為了平復孩子的情緒,就喋喋不休地給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受情緒的驅使,他們是聽不進去家長說的任何道理,也聽不進不去家長說的話,就顯得孩子不聽話。
原因六:隨著體格的快速發展,孩子的身體活動能力逐漸成熟,異??释麛U大自己的獨立活動空間,因此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做新的事情。這時,很多媽媽對孩子的行為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使孩子產生不滿情緒,自然就跟媽媽對著干了,所以“不聽話”。
小孩不聽話怎么教育
第一、孩子年齡小,特別是小學階段,他的自思想和性格觀念會慢慢轉型。所以,家長朋友們會發現自家的孩子時常盯著一個事物發呆,說不定他正在認真思考。對于這一類的孩子,家長要嘗試學會傾聽他們的觀點,說不定他們的調皮和打鬧只是為了吸引大人們的注意。
第二、在給孩子定規矩的時候,要先引起孩子的注意。不要在孩子大哭大鬧,情緒不受控制的情況下,給孩子講規矩。正確的做法是,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后,看著對方的眼睛,進行交流。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注意語氣和方式方法。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定規矩的決心,所以要有威嚴的姿態,但態度要尊重,語氣平和,不能大吼大叫。
第三、當孩子由于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撒潑打滾兒時,大人可采取冷處理和延遲滿足的方式對待,對其任性行為不予理睬,不要勸慰更無需訓斥。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不要漏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
第四、轉移注意力,孩子在幼兒時期會有些叛逆,聽不進去道理,可以轉移注意力,把目前的事情暫時放到一邊,讓孩子做其他事情,等孩子情緒好轉,再去教育孩子。
孩子不聽話打了他怎么辦
1、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要學會制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2、從孩子的解釋中,分析過失的性質,是由于孩子無心或無意間所犯的偶然性過失?還是由于故意或判斷過失造成的主觀性過失。如果是偶然性過失,父母要原諒孩子,并幫著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而主觀性過失,父母就一定要嚴肅認真,給孩子講清楚過失所在以及危害,并要督促孩子改正。
3、父母能在孩子的面前放下自己的身段,客觀真誠的承認自己錯誤,并請求孩子的建議,不僅能消除誤解,表達對孩子的愛和關懷,更能建立彼此溝通的橋梁,這樣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