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厭學家長怎么辦?初中生正是三觀塑造期,如果沒有正確的目標引領,很容易走歪走偏。根據學生具體發展狀態,幫助其設立近期目標,比如本學期前進多少個位次,各學科達到多少分值。這類目標,既要有一定高度,又要切合實際,“跳一跳,能夠著”。樹立中期目標,比如中考考上哪所學校。有了目標引領,學生就能正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主動克服厭學心理。
初中生厭學家長怎么辦?
一、對自身的狀況和條件認識不足。
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太好而妄自菲薄、過于謙單,認為自己一無所長、無可救藥。也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良好而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些不客觀的認識會使學生在運用學習方法的時候發生失誤。如自以為是的學生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往往會好高鶩遠、不切實際。每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狀況、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個性。屬于“百靈鳥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屬于“貓頭鷹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二、沒有調整習慣。
小學老師講課,更像是是面對孩子,而中學老師已經把孩子看成半個大人了,讓孩子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培養自我學習和交流學習的能力。這時候,似乎對孩子具體學習安排就“放松”了一些。這樣,孩子一時會不知所措,不知自己該做什么了,老師沒有講,自己就不去做,于是學習能力比較而言,會突然感覺到下降了。其實不是孩子走下坡路了,而是山“長高”了!這時,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我學習管理能力。父母也不要像從前那樣管得太具體了。這樣孩子才能盡快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學習習慣與能力。
三、沒有適應新課程。
這里指新課程的思維方法。比如,小學多是數學是算術,面對具體的數字,而面對代數中的字母運算,孩子可能就會出現不適應,一時間不能理解這些字母怎么可以做加減乘除的運算呢?這時就像我們走路突然“轉向”一樣,怎么也調不過這個感覺來。所以,這時不必著急,幫助孩子找到在哪里思維方法沒有通過,并且給予解決,孩子的成績就會回升的。
四、學習動機的缺乏。
動機缺乏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行為完全足一種被動的應付。表現在方法上,必然會死記硬背、投機取巧、沒有計劃。一個喪失學習動機的學生,必然喪失深究學習方法的興趣。因此,那些在學習中無精打采、大叫“沒勁”的學生,十有八九方法不當,家長要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