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要提高孩子做作業的集中精力的狀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家長、教師和孩子本身的努力,通過外在的和內在的反復練習,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那孩子寫作業精力不集中怎么辦?
孩子寫作業精力不集中怎么辦
1、聽覺練習,處理聲音。
家長可以通過語言指令,讓孩子完成一系列的指令任務,測練大腦對語音處理編碼的情況。比如:家長要帶孩子出門,特意對孩子說些“任務”。到臥室拿頂帽子,到大廳拿水壺,再到廚房拿個勺子,出門前穿好襪子。然后等著看孩子的處理情況,如果丟三落四,一片混亂,說明孩子對語音“翻譯”能力要不斷練習。家長可以先一項一項地練習,“去房間拿頂帽子”、“到大廳拿好水壺”、“去廚房拿個勺子”、“到門口穿好襪子”、“喝一口水”出發。如果能做好,那下一次就兩項兩項地訓練,一直做到五項左右,孩子的“語音翻譯”就算“成功”了。
2、視覺訓練,空間信息。
就是家長通過讓孩子完成一系列的“指令”的過程中,故意在期間放些孩子特別感興趣或喜歡的東西或玩具,干擾孩子要拿到的“物件”,提高孩子的空間信息的處理應對能力。比如:讓孩子拿帽子時,下面故意放些漂亮的圍巾,旁邊放輛滑板車、右邊放個足球,左邊放些孩子喜歡的“大白兔”糖果。這樣考考孩子能否把帽子給找出來。如果不能的話,就說明孩子的視覺信息的處理能力很容易被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給打斷,從而導致取物“失敗”。這就應該反復訓練其視覺“干擾”的應對處理能力,當能在三番五次的取物訓練中都能正確拿到時,孩子的精神集中力就該“畢業”了。
3、觸覺訓練,撫摸感覺。
要求家長故意在把孩子的“水壺”放到喜歡玩的暖水中,旁邊再放些涼水,還有可玩的小玩偶,有條件的可以放些“色彩泥巴”,這些都是孩子喜歡觸摸戲耍的東西。如果孩子不能找到“水壺”,或者拖延的時間太長,說明孩子對于觸覺容易干擾,令孩子失去了完成原定的任務,導致錯過“時機”。這就要家長多次地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能正常處理“浮想聯翩”的想法或“感覺”,從而達到按時完成任務,那么,觸覺的訓練也就“畢業”了。
4、嗅覺訓練,香氣四溢。
這就要求家長要提前準備好香氣四溢且孩子喜歡的食品或飲料放在勺子的旁邊。當孩子到廚房拿個勺子的時候,就會看到和聞到香氣,可能令孩子“口水橫流”。如果孩子會把這些食品帶出來或直接喝掉,而忘了帶勺子。說明孩子對嗅覺最容易“走神”,導致犯下錯誤。這樣,家長可以責令孩子把東西放回去,再把勺子帶出來。通過多次的訓練,孩子對于嗅覺的刺激干擾就會淡化,也就是大腦對嗅覺的信息處理加工的控制正常化,嗅覺訓練也就“順利”完成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