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高中生大人要注意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要制造一種平等的氣氛讓他們愿意將心里真正的想法說出來,而且如果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執行,那么家長要盡量的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高中是一個非常有壓力的學習階段,家長在一味的增加學生的負擔,很可能讓學生產生心理問題。
高中生心理有問題怎么辦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和面對高考的階段,本身青春期就處于第二逆反期,而且情緒方面容易煩惱增多,會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個人尊嚴,以及與父母關系出現裂痕的煩惱。并且伴隨孤獨感和壓抑感。
1、作為父母要了解他們正處在一個內心充滿著沖突和掙扎的階段,與父母會有很多觀念上的碰撞,因荷爾蒙的關系他們常會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而和父母發生沖突。父母在這個階段要正面認識和理解他們這個階段的處在于第二逆反期的客觀事實,最好是心理做好準備,不要被動應付,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空間和思考、交友的自由。
2、青春期的心理發育特點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成人感對自己的認識有超前。就是心理上求獨立,那么實際上依然要依賴父母。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更多的是要認識到他們心理上已經是有成人感的意識,對待他們要像朋友一樣,平等尊重的聆聽和交談,切忌用父母身份來打壓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而是更有耐心的聆聽和陪伴。
3、正視他們成長中的心理需要,給予充分理解和認同。這個就是很重要的支持,因為他們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聆聽、理解和認同感。還有就是空間的界限感,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界限感,比如進房門前要先敲門等,從細節開始做到尊重。不要一味灌輸自己的大道理給他,要提問式的交談來引導和啟發更好。
家長與高中孩子之間溝通的誤區
1、指責埋怨
不良后果:很具破壞功能的溝通模式,被指責者要不逆來受順,要不一味逆反、攻擊性強,對孩子人格的成長極為不利。
2、遷就討好
不良后果:一種缺乏建設性功能的溝通,使孩子容易養成依賴、固執、軟弱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點。
3、打岔啰嗦
不良后果:毫無效能的溝通,溝而不通,無信息交流、聽眾和反饋,不但不解決問題,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和抵觸。
4、超理智
不良后果:嚴重缺少感情的溝通,孩子易形成刻板、缺少熱情、固執、偏執、社交不良等人格特點,易產生親子感情障礙及適應障礙。
家長與高中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
首先少關心成績。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進入高中第一次月考成績后下巴都能掉下來,孩子接受不了,她更接受不了,然后就認為是孩子不努力,說一些埋怨的話,讓孩子心情很不爽。我可能是因為當老師的原故,所以在孩子沒有上高中前,就一直給他鋪墊進入高中后會面臨的問題,讓他心理做好準備。
其次是孩子壓力大,情緒波動大。家長就少一些批評指責,等孩子發泄完情緒后,再心平氣和地和他談一談,他遇到的問題,大多數孩子也會遇到,不是因為他變差了,而是因為高手太多了。
第三等孩子心情平靜時,和孩子分析一下他的優勢還有劣勢,然后商量著怎么解決。我一般情況下都是傾聽,然后給出建議,如果被拒絕了,也沒有關系,下次有機會可以再提,反復幾次后他多少能聽進去一點。
第四不談上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也不和其他同學攀比。就把每一天安排的從容一些,如果每一天都能好好地度過,我想將來結果也不會太差的。
最后我想說的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平等地交流,做好后勤服務工作,有空時可以陪孩子看看電影逛逛書店放松一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