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從小在家長們的寵愛下長大,有的家長更是為孩子包辦一切,什么都不讓孩子去做,就怕孩子累著。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教養方式,讓長大變得越來越懶惰,還總是偷懶,這該怎么辦呢?
孩子偷懶怎么教育
1、制定并實行計劃。孩子偷懶的習慣是很難立刻改正的,需要循序漸進。計劃表就可以起到這樣的功能,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同時對孩子進行監督。在監督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以鼓勵為主,盡量不要責罵孩子,否則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感,不愿再繼續執行計劃表里的內容。
2、給予孩子目標和動力。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溝通、制定明確的目標,以及設立獎勵機制來激勵他們的積極參與。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目標,并為其設立適當的獎勵,以鼓勵他們努力奮斗和取得進步。例如,設定每天完成作業后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或者達到某項成績后可以進行特別的活動。這樣的激勵措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目標意識和動力。
3、家長鼓勵孩子要多動手。很多的家長在聽到孩子抱怨后就處于疼愛的心理,幫助孩子完成,但是殊不知這樣恰恰是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或者用激將法讓孩子多動手去做自己的事情,慢慢就會好起來。
4、家長要做好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比如,家長總是賴床,經常躺在床上玩手機,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十分懶惰,比如,不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在應該努力學習的時候不學習,而是把很多時間放在看電視、玩游戲這樣的事情上面。
所以,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要做好自己,要展示出良好積極的一面,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產生良好的影響,才會帶動孩子越變越好。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因為父母對他們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自然可以很好地教育好子女。
孩子為什么會偷懶
1、時間概念不明確
孩子之所以會懶惰,就是因為他們的時間觀念不充分。他們總是覺得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拖再拖,但是到最后還是沒有辦法真正將自己的問題解決。這些孩子的拖延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了長久以來而形成的一種習慣。
2、孩子對他人的依賴性強
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被家里人慣著寵著,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依靠父母,缺乏主動性和獨立性。這種對父母的依賴性,是導致孩子懶惰的最重要的原因。
3、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包辦代替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萬事都包辦代替,是形成孩子懶惰行為的主要原因。有些父母將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分大小難易,一律都不需要孩子動手,經常如此,當孩子能動手自己做的時候,也會故意撒嬌,對自己做事失去信心而懶得去做。
孩子缺乏自律性怎么辦
1、訓練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
孩子一天要做很多事情,父母很難讓孩子合理有序地完成自己一天的工作。小孩做不完功課,是因為他們抗拒不了玩具的誘惑。因此,父母希望孩子能夠自律,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制定計劃,按時完成任務,對自律也有很大的幫助。
2、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我明白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把腳步放慢一些,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制定目標,不要把目標定的不切實際,放得很高,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不說,孩子達不到干著急,我們也跟著發火。因為定得目標高,孩子達不到就會忍不住打擊孩子,而孩子也會因為完成不了自暴自棄,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