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之所以性格軟弱多半跟家長的言行和保護有關,孩子性格軟弱的話,那么他們會缺乏社交能力,也就很難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因此,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改善軟弱的性格,培養他們做事情的自信心。
性格軟弱的孩子怎么教育
1、家長的傾聽作用往往大于苦口婆心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平時都處于苦口婆心教育的狀態,其實往往話說得太多,孩子反而會聽不進去,而且一件事情反反復復的和孩子強調,孩子會逐漸的懷疑自己的能力。家長要做的就是平時多聽孩子說,要明白孩子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敢去做的、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會的、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想去嘗試的,然后家長再去解決。
2、好孩子都是夸獎出來的
面對性格軟弱的孩子,父母更應該多表揚,多肯定,做到溫和地表揚,而不是搞得人人皆知,他們本來就已經很膽小很害羞了,你還大張旗鼓,內心就會受到驚嚇,下次反而不敢做好了。還有就是,表揚要具體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是很敏感的,很注重細節,所以你的表揚也要細節化,能具體表揚的就盡量具體表揚,這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
3、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很多時候,孩子的性格也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如果孩子平時的性格就比較內向、自閉,那么這類型的孩子大多都不敢主動與人交流,更不愿意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父母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性格,了解孩子在面對不同情況時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多鼓勵孩子進行社交。
4、尊重但不強迫孩子
對待性格軟弱的孩子更應予以“溫暖春風式”的教養,保持平等溫和的口氣以及耐心地詢問和引導。若家長難改火爆脾氣,一味簡單粗暴地說教,甚至采取棍棒教育,則犯了大忌。因為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省,感情脆弱,心思敏感細膩,尤其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堅持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
孩子性格軟弱的原因
1、家長包庇孩子的錯誤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包庇孩子的錯誤,以孩子小為借口逃避錯誤。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慢慢變得不負責任,不負責任。這種行為,只會在社會上處處受到針對,讓孩子慢慢變得不自信、性格軟弱。
2、過分保護的家庭教育
有的父母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自己出去受了欺負,便一直習慣于陪伴在孩子左右,給孩子做一些大大小小的決定。父母的這些決定看起來以為是微不足道的,但實際上會讓孩子在面對一件事情時,懦弱不果敢,本來孩子只是在父母面前沒有意見,發展到和同齡人在一起時的懦弱。
3、家庭教育過于嚴格
家庭中有許多約束孩子的規章制度,孩子從小在各種嚴格的“家規”中長大,不敢多說幾句話,不敢多走一步,只會聽從父母的安排。同時,父母的形象代表絕對權威,孩子不敢挑戰和反抗父母,逐漸形成愿意讓人安排的“傀儡”。
孩子膽小怕事家長怎么辦
1、從小事做起
孩子膽小怕事,家長應要求孩子從小事情做起,特別是那些他最忽略也最容易暴露意志弱點的小事做起,培養毅力。比如每天按時起床、寫日記、晨煉等,任何情況下都不馬虎,堅持不懈,不能找借口,久之,就能逐步培養起頑強的毅力。
2、爸媽要適當放手
爸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成長,事實上孩子并不如爸媽想象當中的脆弱。爸媽要讓孩子多接觸外界事物,多認識世界,鼓勵孩子去探索與嘗試,從實踐中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