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已經(jīng)三年級了,還是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的話,那就證明孩子還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可以說明家長平常對孩子關愛過多。因此,家長需要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
三年級孩子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怎么辦
1、加強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家長可以著重加強對孩子學會傾聽的習慣;善于思考的習慣;與人合作的習慣;自主閱讀的習慣;正確書寫的習慣;敢于提問的習慣;動手操作的習慣;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搜集整理資料的習慣;自評互評的習慣。
2、用漸進式目標,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對于正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意志力薄弱,能力也有限,把大目標轉(zhuǎn)化成小目標,用漸進式目標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尤為重要。除了短期目標,還可以幫孩子訂立中期目標,這樣當孩子完成幾個小目標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目標。
3、多鼓勵少批評。孩子在三年級這個關鍵時期,如果家長一味地指責孩子,啰里啰嗦,反而對孩子的學習會起到反作用。這時間,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比如,孩子放學后能主動地去寫作業(yè),孩子今天的家庭作業(yè)寫得有進步,孩子做對了一道思維題等,家長都應給于孩子及時的鼓勵與表揚。
4、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小學的孩子,正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更是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如果知識掌握不扎實,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的提高。這時候,應該給孩子補一些知識,要足夠關心孩子,和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三年級孩子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的原因
1、過度干涉和要求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會立很多規(guī)矩,講很多道理,來幫助孩子生活和成長。畢竟,哪個當媽的不想教好孩子呢?但有個問題常常被忽略,就是很容易過度干涉孩子,來完成我們的要求。孩子全程都顯得很被動,媽媽可能還嫌孩子拖延和磨嘰。
2、專注不夠
三年級孩子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一般都是專注力不夠的原因,專注力不夠的表現(xiàn)是容易被周圍環(huán)境影響。在學習中,如若出現(xiàn)各種誘惑,學生基本上會拋開學習轉(zhuǎn)而沉浸在玩樂中,專注力不夠也會影響學習的效率,無論花多大的努力,成績的提升依舊是微弱的。
三年級孩子怎么引導
1、家長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不斷地引導和鼓勵。家長可以通過游戲和練習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壓力。
2、盡量不要打罵孩子。很多家長都會存在一些誤區(qū),總是會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想要讓孩子更加有成就,所以經(jīng)常會選擇打罵孩子,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做法。因為選擇這些粗暴的方式,有可能會讓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覺得比較自卑,甚至還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
3、嘗試主動與孩子溝通,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慢慢會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么的粘著父母,而是經(jīng)常會自己尋找單獨的空間,來發(fā)泄和表現(xiàn)自己。作為父母不要覺得孩子不如小時候懂事等等埋怨的心理,要更加的關心孩子,主動和孩子溝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