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偷錢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行為,關鍵就看家長怎么教育孩子了。有些家長在發現孩子偷錢的時候,就會表現的無關緊要,而有的家長就會表現的如臨大敵,上來就對孩子一頓暴打。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還會令孩子越來越放肆。
小孩老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首先,遇到小孩老偷錢屢教不改的行為,家長先要冷靜,切不可大著急打出手。家長要明白孩子偷拿家里的錢,和偷拿外人的錢是不同概念的。小孩偷拿家里的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竊,而是一種“自我滿足”,這是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道德是非觀的“自發行為”。
2、制止孩子“偷竊”行為。家長應該多觀察孩子,當孩子出現“偷”的苗頭后,要及時制止并進行教育和引導。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類似“偷”的行為后,要當機立斷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對的,是不道德的。想要使用什么東西都需要經過物品主人的同意,家長要使用孩子的東西也是需要經過孩子本人同意的。
3、及時消除誘因。爸媽要杜絕孩子偷拿家里錢的行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把家里的錢放置妥當。同時,不要在孩子面前大手大腳花錢,也不要經常用錢去哄孩子,或者把錢當作對孩子的獎勵。
對沒有賺錢能力的孩子來說,家長過分地給他灌輸金錢觀念,對其健康成長沒有益處。家長與其用金錢獎勵孩子,不如在情感上多關心孩子,以免孩子因為內心孤獨而通過“偷”來補償自己。
4、孩子大多是因為自己花錢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才去“偷”錢的,基于此,父母不妨重新審視孩子的零花錢是否合理,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適當增加零花錢。如果是孩子以為家里的錢都可以拿去花,只是不能讓父母發現生氣的話,那就應該鄭重其事地告訴孩子這錢是父母的,不可以隨便拿去,必須得父母同意。
小孩總是偷錢的原因是什么
1、物質上沒有得到相應的需求。當逛街的時候,孩子們看到好玩的玩具或者新鮮的游戲,就會想著讓父母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說孩子對于物質需求這方面有著極大的匱乏,這種匱乏日積月累之下便會爆發出來,孩子們也就會出現“偷錢”這個行為。
2、所有權不清晰。剛上小學的孩子,他們看似年齡在漸長,但是心理卻依舊不成熟。在這些孩子心中,對物品的所有權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能準確的區分“你我他”。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所以才會想著去偷錢。當然,他們更不懂偷拿東西的行為是卑劣的。
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過相關的教育,父母也沒有教育到位。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漸漸地要與父母“劃清界限”,從身體上的斷奶到精神上的斷奶,當父母發現孩子一點點地接觸社會時,如上學、交朋友等,要慢慢地告訴孩子成人世界的規則,在“偷錢”。
小孩叛逆期偷東西怎么教育
1、給孩子積極改正的機會
當叛逆期的孩子偷東西犯了錯了,家長不要對孩子一概否定,而是要給孩子積極改正的機會,能夠讓孩子主動的去把東西還給別人。是能夠從自己積極的改正行為中,意識到自己偷東西是不對的,改正自己的這一種錯誤行為。
2、幫助孩子樹立物權意識
為了防止孩子隨意偷別人的東西,家長一定要合理滿足購物消費的需要,這就需要定期給孩子零花錢,引導孩子有計劃花錢。同時,父母應該告訴他們的孩子,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東西,別人的東西只有在主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拿走。包括他們自己的玩具,如果他們不想給別人玩,他們也有不給別人玩的權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