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自信和父母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直接嚴厲的批評他們,要心平氣和的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幫助他們建立自信,那么具體該怎么去做呢?
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辦
第一、不要過度保護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由于獨生子女現象普遍存在,兒童在家成為寶貝,所以自然成為全家人的焦點,孩子的一個動作,牽掛著家長的心,這樣孩子在過度保護中長大,從而缺乏處理能力,當遇到不順心時,很容易缺乏自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不會做任何事情,家長剝奪了孩子所有做事的權利,這讓孩子們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少。
第二、不要過多批評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抱怨過多,因為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他們希望將自己的所有優點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這種錯誤的想法肯定無法實現。并且總是認為其他孩子可以做到,而自己的孩子也可以這樣做。
使用相同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并施加壓力。這樣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特別是,許多父母往往只關注孩子的缺點。不承認孩子也有優勢,對兒童的批評也是非常尷尬或不恰當的,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徹底喪失了。
第三、提高孩子自身的專注度
父母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身專注度。不能讓孩子有過度依賴父母的心理,讓孩子孩子獨立起來,可能剛開始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質量不高,但是在孩子自己動手過程中卻能鍛煉他的專注度,如果最終完成了還會增強自信心,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信起來。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度提高了,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孩子也會慢慢的建立自信心,認可自己的價值。
孩子不自信的表現有哪些
1、能做的事不愿意積極參與:有的孩子活力十足,在學校里積極參加活動,敢于表現自己;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小,明明有這方面的特長和愛好,但是就是不愿意展現,擔心做錯了,被別人笑話。
2、性格內向:孩子不喜歡主動和同學交流,比較孤僻,朋友少,也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即使同學主動和自己打招呼,交朋友,也不愿意敞開心扉暢談,拒人以千里之外。
3、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有不同想法和異議也不敢提出,謹小慎微,這樣可能比較安全,但也可能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
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過度保護。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許多事情不用孩子,家長就辦理了。這樣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此孩子的依賴性太強。孩子得不到鍛煉,也就認為自己什么也不會做,自然不自信。
2、家長過多批評。有一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太高,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與別得孩子做比較,認為自家的孩子比不上別人,經常批評孩子,則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讓孩子養成遇事退縮的毛病,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3、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家長的工作太忙,只是關注到孩子的基本需求,對于精神方面的關心太少了,導致孩子的性格內向,缺乏了上進心,也就缺乏了自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