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帶孩子外出碰到熟人,孩子總是躲在你身后,不愿意主動和人打招呼。我們試圖去引導、去鼓勵,但孩子仍舊不愿開口。雖然知道這一小小的行為表現與膽小、內向、不自信并無直接的關系,但還是忍不住想要改變現狀,讓孩子的行為表現更加地主動、樂觀和陽光。那么,孩子不自信膽小怎么辦呢?
孩子不自信膽小怎么辦:
1.父母陪伴與認可的孩子才有理由自信。
得不到父母陪伴與認可的孩子,潛意識里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所以父母才不喜歡自己、不愿意陪伴自己、不愿意肯定和鼓勵自己。這種自卑會逐漸深入骨髓,甚至影響一生。所以,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就是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并且及時給予孩子肯定與認可。尤其是在孩子3歲以前,你的一個微笑,一次鼓掌,一句“你真棒!”,都是在幫孩子一點點累積她對自己的信心,對這個世界的信心。
2.自信不是盲目自大,因為盲目自大帶來的自信就像一只“紙老虎”,是經不起現實檢驗的,一旦遇到挫折,反倒更容易否定自己,甚至因此一蹶不振。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正確的認知與評價基礎上的。每個人都有長短優劣,看到自己長處的人會接納和欣賞自己,而盯著自己短處的人勢必自卑和消極。所以,家長必須引導孩子在實踐中看到自己的優點,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并適時加以鼓勵。
3.見多識廣的孩子才有眼界自信。
多帶孩子外出游玩,接觸更多的不同場合與人,嘗試更多的新鮮事物,增強孩子的見識,拓展孩子的眼界,孩子自然就會因為了解、熟悉而變得自信勇敢。
4.獨立自主的孩子才有能力自信。
一個自信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孩子,無論面對什么環境,他都清楚該如何合理地應對。沒有這個前提,自信也是盲目和空洞的。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立自主的“先天基因”,根本不需要培養,關鍵在于,父母有沒有把握住這個基因覺醒的關鍵時期,放手給予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所以,多給孩子一點自由和自主的權利,允許他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允許他去探索和嘗試,允許失敗,這就是提高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提升自信心的基本法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