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后,思想和認知都會有很大改變,他們渴望獨立,不希望父母限制他的行為。尤其是家長讓他不要玩手機電腦時,他們總想用頂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也會沉迷網絡,形成孤僻的性格。
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原因1:緊張的家庭氛圍。孩子對網絡的過度沉迷其實僅僅是一個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問題,他們的心理問題由主要來自家庭的傷害。因為夫妻關系不和睦,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良好的相處模式,往往促成青少年沉迷網絡。
原因2:不良的親子關系。很多家長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致使孩子產生孤獨苦悶、內向、膽小孤僻等性格和心理。因為現實中無處訴說和發泄,孩子就沉迷于網絡或游戲這個精神避難所。
原因3:不當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是溺愛和控制,孩子在父母那里無法得到成長的自主與快樂,于是從網絡中找到現實中沒有的成就感、滿足感、歸屬感、操縱感。
原因4:孩子適應不良。在初一、高一這兩個階段,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容易出現不適應,容易以逃避現實的方式去面對。家長往往不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心理需求,孩子開始沉迷網絡后,家長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青少年沉迷網絡怎么引導
第一、幫孩子培養一兩種愛好或特長
青少年沉迷網絡精辟大多內心荒蕪,沒有愛好,也找不到目標。只好渾渾噩噩地通過網絡找存在感。所以從小父母就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有意識地引導他多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培養一些愛好。比如喜歡音樂就學樂器,喜歡下棋就為他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學習。把精力都放在愛好上了,自然不會沉迷于網絡上那些無意義的東西。
第二、家長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言傳身教”是有一定依據的。孩子一開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全都來源于父母,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如果父母天天抱著手機刷,抱著電腦玩游戲,卻斥責孩子不許做這些,孩子自然是不會服氣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己就不要老在孩子面前做這些,而是做些有意義的事,孩子自然不會跟著學些壞習慣。注重生活教育,以豐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單調貧乏的生活。
第三、給孩子制定上網規則
在青少年上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扮演一個引導的角色。雙方溝通后協商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樣既能保證孩子安全規范地上網,又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權。
父母在陪伴時,應該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好聽眾,多聽聽孩子講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有把平等、尊重當作前提,像朋友一樣和孩子面對面、心對心的交流,才能真正建立起情感的橋梁。
青少年逃避現實怎么辦
1、先別急著否定,先站在統一戰線。每個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都不希望別人來否定自己,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知道孩子的想法不可能實現,那也不要著急去否定孩子,讓孩子失去自信,先站在和孩子統一的戰線上去幫助孩子,這樣才能和孩子之間建立彼此的信任。
2、在孩子感到失望的時候,或者的合適的轉折點,給孩子新的建議。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完全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而且內心非常失望的時候,父母就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找到合適的轉折點,將孩子這個過于理想的目標進行轉移,從而給孩子提出新的意見,孩子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方式既沒有打擊到孩子,還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