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影響很大,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家長經常溺愛縱容孩子,那么中學生可能會非常任性,如果有他人不如他的意,他就會開始大發脾氣。當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后,家長就要減少自己的期望,讓他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原因1:自我意識的突然高漲,他們傾向于維護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獨立和自尊,但他們的某些想法及行為不能被現實接受,屢遭挫折,于是就產生過于偏激的想法,導致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原因2:學生之間的關系。除了得到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外,中學生還希望在課堂和學生之間有一種被接受的歸屬感,以尋求學生和朋友的理解和信任。由于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和諧,甚至緊張,一些學生表現出孤獨,想要恢復與學生的關系,但不知道該怎么做。
原因3:脆弱、孤獨的封閉心理。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而他們的父母因忙于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有些孩子就會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不愿與老師同學談心里話,把自己的心理封閉起來。
原因4:應試教育下的繁忙學業、激烈競爭,也是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激烈的升學競爭,家長都望子成龍,這種迫切的愿望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1、急躁
孩子上了中學,逐漸步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孩子都比較爭強好勝,感情也很豐富,興奮性也很強。但由于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情緒波動較大,自制力比較差,遇事不能理智冷靜對待,易產生急躁沖動的毛病。急躁的孩子看問題往往比較偏激,感情用事,常常為一些小事與人爭吵打架。
2、敏感
這類孩子對外界事物反應敏感,他們十分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辦事情的時候也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喜歡胡思亂想,對問題的分析推斷不從實際出發,而是靠主觀臆想。一般來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膽小怕事,缺少歡樂學習成績會受到很大影響。
3、自卑心理
部分中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屢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懲罰多于引導,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還有部分中學生并不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與短處,而是不能悅納自己,自慚形穢,常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人一等的位置。
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怎么辦
第一、家長要放低姿態,耐心陪伴孩子
家長要花時間做好陪伴,了解清楚孩子所思所想,做到分析問題清楚,找到真實原因。其次,要認識到出現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長時間糾正的思想準備,要有充分地耐心應對。家長要做到放低姿態,在孩子面前真誠地做好溝通,把孩子作為成人同等對待,不能高高在上,不尊重孩子的正常意見,自己想當然處理一切。
第二、敢于迎接挑戰
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以后,要有意識地尋求外在的幫助,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自我封閉,容易陷入脆弱、敏感的心理誤區。要尋求家長和老師的幫助,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訴說自己的困境,一定要做好自我救贖;其次要轉移注意力,積極離開自我舒適圈,多參加體育鍛煉和集體活動,開啟一次有家人陪伴的長途旅行,來釋放壓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