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認知和能力是不斷增長的,當他們進入青春期后,就會迫切掙脫父母的懷抱。此時容易出現親子矛盾,因為孩子會不服管教,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父母要站在孩子的教育上看問題,給予必要的支持,這樣就能順利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特點1:有自卑情緒。部分孩子可能因自身生理性的改變而產生自卑情緒,出現情緒低落、沉默寡言、自暴自棄等情況。
特點2:焦慮情緒。由于青春期孩子各類課程增多,學習壓力也逐漸增加,并面臨升學壓力,可能出現焦慮情緒,表現為厭學注意力不集中、拖延等。長期未改善者還可能將情緒發泄于其他方面,如沉迷游戲、開始早戀,加重孩子的心理問題。
特點3:產生強烈獨立意識。青春期孩子逐漸由學校、家庭接觸社會,可能會出現強烈獨立意識,開始渴望自己在社會中擁有發言權。從而獲得精神成就感,展現出沖動、叛逆、易怒和煩躁的現象。
特點4:自我評價低。孩子常常會感到困惑,從而導致自卑、自尊心下降等負面影響。青春期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我的看法越來越趨于現實,認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上并不是特別的優秀。
當孩子自我評價比較低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這個時期他們都比較脆弱焦慮,易受傷害,對別人的指責或蔑視看到極期重要,產生過分防御反應。
特點5:交際方式的變化。青春期的少年開始主動與家庭外的人建立關系。他們渴望友誼,希望有傾訴心聲的朋友。他們具有自發形成的社交能力,有的青春期孩子社交能力比較差,往往會感到孤立、寂寞或者無助。在成長過程中,同伴和群體的作用甚至超過了長輩的影響。
青春期孩子自暴自棄怎么辦
第一、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叛逆的孩子內心往往有很多說不出來的感受,父母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會忽視孩子的情感訴求。事實上通過溝通告訴孩子和父母建立更信任的關系,與孩子平等交流,并從曾經去過那里的人的角度提出建議,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解決情緒。
第二、幫助孩子提高成績。青春期孩子自暴自棄可能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夠好,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陪伴孩子學習,雖然不能輔導孩子,但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安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對待學習比較積極,也可以主動和班主任交流。
向老師詢問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方法,并耐心督促這些方法落實到位,讓孩子重拾學習自信,穩步提升學習成績,有效緩解逆反時的厭惡情緒。
第三、多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叛逆期的孩子想要的家長不滿足,孩子就容易對著干。那么,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建議,但是選擇權還是要交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感受父母的建議對自己的幫助,也會讓孩子保持平復的情緒,不容易爆發叛逆的行為。
青春期孩子自暴自棄的原因
原因1: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希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逼著他參加各類興趣學習班,孩子從而容易產生抵觸,甚至敵視的心理。
原因2:與孩子缺乏溝通交流。部分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子女談心,進行溝通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子女的行為。因此,作為孩子的青少年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導致青春期孩子開始自暴自棄。
原因3:自尊心受到傷害。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