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是家長的責任,此時要把握好分寸,在寵愛孩子的同時,也要讓有正確的人生觀,有是非觀念。但很多父母過于溺愛孩子,造成的后果是很嚴重的,不要無條件的為孩子付出所有,這會讓他非常自私自大。
溺愛孩子的危害
危害1:缺乏鍛煉。首先是會讓他們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媽包攬一切的生活。等到真正需要他們自己適應社會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經不起一點挫折,長此以往,不學著適應,不學著進步,最終淪為社會的淘汰者。
危害2:恃寵而驕。被家長過度溺愛的孩子,他們已經形成了周圍人都對自己格外好的意識,當他們上學的時候,也是一副目中無人,盲目自大的模樣,覺得別人也應該對自己好,毫無抱怨地為自己服務??墒沁@個社會很殘酷,很現實,除了父母沒人會無條件對你好。
危害3:性格出現缺陷。溺愛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大多數的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下,平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久而久之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做事情不顧及他人感受,沒有共情能力和同情心。如果有人忤逆他們的意思,他們就會又哭又鬧,甚至動手攻擊別人。
危害4:使孩子厭惡學習。由于家長溺愛孩子,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這樣他就發展不起來了。一旦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他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上遇到諸多的障礙,因為他的學習動力,被家長的溺愛限制了。
如何避免溺愛孩子
第一、合理對待要求
父母應該客觀、合理地看待孩子平時提出的要求。例如孩子還小的時候,想要爸爸媽媽背著自己走,這樣的要求其實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父母可以接受。如果孩子在街上想買玩具,而且哭鬧的話,父母不要在街上大吼大罵,可以跟孩子提等價的要求。
比如買了玩具之后回家就要乖乖聽話,或者幫父母做家務,這樣孩子就會明白,要獲得回報是需要付出的,也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鍛煉孩子獨立能力
父母要多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這樣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執行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比如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疊被子,盛飯,洗臉刷牙這種日常生活的行為就不要幫孩子了。即便是早上起來晚了,也要盡量讓孩子自己洗漱,而且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這樣孩子的自主意識才能逐漸覺醒。
第三、孩子做錯了就要懲罰
有的家長出于疼愛孩子,當孩子做錯了一件小事,父母會覺得一件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孩子還小不懂事,就不教訓他了。他們沒有收到懲罰覺得犯了錯也沒什么,就會造成變本加厲的不良后果。這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只有溺愛,做錯事沒有嚴懲,是教育不到位的表現。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賞罰分明,小錯小罰大錯大罰,孩子就會知道犯錯誤的嚴重性,做事更懂得收斂。
如何鍛煉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
量力而行。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體力,動作技巧大有區別。家長們要給孩子分配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量力而行。家長不要給孩子安排過于挑戰的任務,孩子去做自己承擔不了的事情如果做不好也可能受打擊。
激發孩子做事的欲望。多多留意孩子平時的興趣愛好或渴望,以此為“誘餌”,鼓勵激發孩子認真做事的欲望,讓孩子有足夠的動力和明確的目標做好事情。
讓孩子自行安排活動。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父母完全規劃好孩子每天該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不聽孩子的想法,也不讓孩子試著自行安排,只讓他做個“執行者”,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很難培養出來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