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數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學科,需要孩子有著很強的邏輯計算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做題的時候老是計算錯誤,將本能夠拿到的分數給丟掉了,這讓很多家長感到著急和無奈。還好細心的素質是可以后天培養的,現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的習慣還不晚。
孩子老是計算錯誤怎么辦
1、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做完整道計算題,這樣就能發現孩子計算出錯的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的口算能力不夠,也可能是孩子的計算方法存在問題。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可以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幫助孩子提高計算能力和準確率。
2、拿到題目的時候要仔細看題、認真審題。看看題目的內容和要求、數字的特點等,想想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能否運用簡算等法則。對四則混合運算,尤其要做到層層審題。做完題后,要細心地檢查,看看結果是否合理并進行驗算。
3、有些同學由于演算不認真而老是計算錯誤。數據寫不清,辨認失誤。打草稿時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豎式,出現上下粘連,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數位不對齊,既不便于檢查,又極易看錯數據。所以一定要養成有序排列豎式,認真書寫數字的良好習慣。
4、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要回歸課本,回歸教材,掌握各種運算法則,包括小數,分數,整數以及綜合性的運算法則。只有將這些運算法則了如于心,在做題的時候才能夠如魚得水。同時要掌握一些做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在計算題當中的簡便運算和一些常規的做題規律。
5、一定要讓孩子能夠運用多種計算方法。簡單的口算題,要達到答案脫口而出的水平;稍有難度的計算題,運用筆算,要學會加、減、乘、除的豎式計算規則,規范做題;有條件的孩子,可以學習一些心算的方法,同樣有助于改善孩子老是計算錯誤的情況。
孩子做題粗心怎么教育
方法1:有些教師和家長總怕孩子做錯題,一天天堅持給孩子做檢查,無形中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做題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檢查,錯了再改。教師和家長應讓孩子自己檢查,鍛煉其能力,克服馬虎的毛病。
方法2:家長要讓孩子自己正視粗心的壞處,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細心的好處,必要時可以讓孩子承擔因為“粗心”所導致的后果。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如寫毛筆字,縫紐扣等,這些都能鍛煉孩子的細心程度。
方法3:家長不要動不動就以粗心為理由批評孩子,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考試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類的心理要求上,這樣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錯誤。
考試時避免粗心的方法
1、拿到試卷后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更要慢讀,細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比如,把已知的數據標示在題目圖上,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
2、發現簡單規律。抄寫算式或數字之前,先找到這組數字或算式的規律,比如,是幾道加法、幾道減法?加法里是幾位數加幾位數……
3、如果時間比較充裕,考生可以按照從前往后或者從后往前的順序逐一檢查題目;如果時間不夠充裕,考生可以先從分值比較高的題目或自己不太有把握的題目開始檢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