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因為身體和生理的原因發生變化,家長要理性的看待這類孩子,不要因為他們做錯事情就責怪他們。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家長要合理的引導他們,給他們正確的教育。
父母應該怎么樣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
1、尊重孩子的選擇
接受孩子的選擇,不管他們將來從事什么職業,只要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父母都會接受整個家庭的大門都會為他敞開。每個孩子都與我們每個成人一樣,有著自己的需求和思想,他們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而是獨立的個體。
讓他們擁有獨立思考和自由表達的權利,平等地和他們進行探討,尊重他們合理的選擇,走他應當走的路,承擔他應當承擔的責任,家長只需要給小孩鼓勵和支持就可以了,相信孩子會成為更好的那一個!
2、以身作則
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理解大多還處在學習和模仿階段,父母的優點和缺點都容易被他們學到手。因此,家長必須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談舉止,給他們做好表率。同時,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影響極大,因此父母要努力營造和睦、祥和、溫馨的家庭氛圍,讓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
3、平等溝通
溝通雙方必須是平等的,當遇到問題時家長要表現得更民主、親和一些,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可獨斷專行。當他們向父母求助時,父母提出的指導建議要具體詳實。至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父母最好和他們一起討論、共同尋找,一起制定一個可行的方案。
4、換位思考
讀懂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才能給他們更好的教育和愛。站在不同的位置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處于不同的立場會產生不同的觀念。孩子思考問題的角度和父母有所不同,有時候在父母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們眼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即“換位思考、感同身受”。
父母應該怎么樣和自己的孩子溝通
學會傾聽。現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他們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他們的講述,還要理解他們所表達的意愿。在學會傾聽孩子的同時,家長要學會向孩子傾訴,讓孩子也了解自己的父母。
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在和他們進行交流時,很多家長喜歡用訓斥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孩子在家里沒有玩伴,這會讓他們心里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怎么會敢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或對爸爸媽媽提出問題呢?所以家長要用平等的態度跟他們對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