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四年級的孩子已經萌發了自我意識,這時候的他們可能會不太自覺,對于家長所安排的事情也不會做,甚至家長的督促也不會聽,那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對孩子進行打罵。而是需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并且對于孩子的“放縱”要適當制止。
孩子四年級了不太自覺怎么辦
首先,要時刻關注四年級孩子的學習狀態,發現孩子的壞習慣要立馬阻止并且根除。很多家長會不自覺地順從孩子的壞習慣,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在寫作業時吃零食,或是偶爾走到客廳看看電視。
這時候有些家長就會允許孩子的放松,可是這樣的默許到最后就會消磨孩子對于學習的集中力,導致孩子對于學習不太自覺。所以,家長不應該默許孩子短時間的“放縱”,因為這樣容易形成不好的“路徑”,助長孩子的壞習慣。避免孩子走進負面“路徑”的最好方式,就是為孩子做一個積極的引路人。
其次,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待孩子的家教,要“寬、嚴”適度。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每個家庭都要努力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更加優越的條件。
家庭教育對孩子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的養成至關重要,呵護孩子、關愛孩子的同時,更要嚴格要求孩子,任何的放縱和恣肆,都會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不利于孩子自覺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就會導致孩子在四年級了還不太自覺的情況。
最后,家長要先轉變自己的觀念,做他們的引路人。家長要先認識到強制性學習的錯誤行為,需要讓他們樹立有主動學習的觀念才是重要。作為家長是他們的啟蒙之師,所以要先對自己進行觀念的改變,做好他們的引路人,指引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而且家長要培養好他們,就要進行自身提高,注重自身學習,自身的約束。言傳身教的做法是最具有顯著作用的,對他們的影響是最多的,也是能解決孩子不太自覺的問題。
孩子四年級了不太自覺的原因
1、害怕失敗,有畏難情緒
這一點相對來說有點復雜,有些情況是因為目標定得太寬泛,比如學好英語、好好聽課這些,四年級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執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不愿意脫離自己內心的舒適區,懼怕新環境和改變。孩子會擔心自己做了也做不好,為了避免最后的失敗,所以孩子們選擇逃避。
2、做事缺乏主動性
孩子比較懶惰的話,自然不會主動的迎接改變或者面對問題。孩子更多時候是會躲避、遠離,更不要說去挑戰了,連原本需要自己處理的問題都不會積極的去做,想要取得成績也是很困難的。而這樣的四年級孩子,就是不太自覺,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方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