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拿人家東西,同時還狡辯是自己的,千萬不要在公共場合訓斥他。這樣孩子只會覺得沒有面子,對父母的管教有很強的抵觸心理,不利于之后父母和他的溝通。那么父母就要找到科學的引導方法,讓他改掉這個壞習慣,不然后患無窮。
孩子拿人家東西怎么教育
首先,家長要明確告知孩子不能隨意動他人的東西。告訴孩子,物品都有所有權,經過主人的贊同才可以玩,想要的話,更要征求主人的贊同。
孩子若明白了這一點,父母就可以試著和他共情??梢詥栆幌潞⒆樱偃缢膼鄣男∑嚕恍∨笥亚娜荒米吡耍遣皇呛軅模窟@樣一來,孩子就會知道不能隨意拿他人的東西。
其次,鼓勵孩子歸回他人的物品。讓孩子明白了物品都是有歸屬權的,不能隨意拿,若他不小心“拿”了他人的東西,就要及時歸回給主人。當然,歸還東西時,孩子一定是自愿的,這樣才能到達教育的目的。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值得父母用心去思考,去對待。
然后,要作出懲罰。當孩子拿人家東西屢教不改時,家長一定要做出相應的懲罰,才能夠讓孩子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定的認識。
如果對于孩子偷拿東西的行為沒有做出一定的批判以及懲罰的話,孩子可能對于問題沒有深刻的認識。懲罰能保證孩子在下次可以減少出現此現象。
最后,孩子改正了及時表揚。讓孩子體驗到勇敢承認錯誤,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如果他承認錯誤了,家長還進行責罵或者打他,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也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反饋,承認錯誤會被打。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切記不要翻舊賬,這會讓孩子感到羞辱,有損自尊心。
孩子拿人家東西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關注。孩子雖然小,卻也知道想要得到別人的關注,就要做一些可以引人注目的事情?!巴怠睎|西就是孩子能做到可以吸引大家目光的事情。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孩子便拿人家的東西,因為很少有父母可以無視這種事情的發生,他從中就得到了一種被關注的感覺。
2、孩子心中沒有界限。孩子總是拿他人的東西,與父母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有些父母對于孩子很放縱,這就讓孩子的心中沒有了約束。
孩子拿人家東西家長的錯誤做法
1、假裝沒看到。有的家長已經司空見慣了,認為孩子搶或者拿別人的玩具,沒什么大不了,隨便他,假裝沒看到。孩子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自己該干嘛干嘛,跟沒事人似的。這樣的做法,有些熟人可能不說什么,有的不熟悉的就容易怪罪孩子。
2、給孩子貼標簽。很極端的家長會輕易給孩子貼標簽,比如孩子拿人家東西,家長會說“你怎么搶別人的東西?”,或者說“你怎么偷人家的東西?”給孩子貼上“搶”或“偷”的標簽。
孩子也會把自己看作是會搶和會偷的人,以后可能會習慣這種行為。孩子在小的時候拿別人東西,其實無關乎道德,進行這種道德譴責,容易讓孩子誤入歧途。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