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很多大人在做事的過程中還會出錯誤,更何況是缺乏經驗的孩子,因此當他們出現錯誤時,作為父母的反映不要過于激烈,也不要打罵孩子,這種做法不僅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在之后做事的過程中畏首畏尾。
孩子出現錯誤時采用何種方式糾正
1、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2、在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錯誤,為什么是錯誤?錯在哪里?這樣的后果是什么。只有當孩子清楚地知道這些,才會加以改正。
3、父母可以嘗試著換位思考,并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指出他的錯誤。告訴他:由于他的錯誤破壞了規定或傷害了別人,強調他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并采取補救,力求讓他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4、教育一些過于調皮搗蛋的孩子時,教育者必須用自己平時樹立起來的權威將被教育者震懾住,只有震懾住這類孩子,教育過程才能發生;震懾不住孩子,教育過程就無從談起。平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強自身修養,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
孩子出現錯誤時家長打罵的危害
第一、孩子的心靈都是脆弱的,家長以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實不是的,孩子心里什么都明白,誰對他好誰對他壞,他心里跟明鏡似的。他不接受你所謂的打是親罵是愛的說法,當你從打他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開始抵觸你了。
第二、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地使用言語暴力刺激孩子,孩子就無法產生分辨情緒誘發因素的能力,長期下去,情商就會受到影響,使孩子膽小懦弱,不敢與人交往。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影子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經常被父母打的小孩子無疑會去學習父母,因為在他們的世界里“打一頓”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所有可能會逐漸有暴力傾向。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么辦
既然出現問題,就要第一時間解決,但需要注意的是,復盤一定要以孩子的情緒穩定作為前提,另外還要注意的一點是要盡快,如果拖了一段時間才復盤,就叫“翻舊賬”了。
有時由于事情的發展過程較長,不適合全部復盤,也容易讓孩子抓不住重點。那么,家長就可以根據孩子所犯的錯誤,突出整個事件的重點部分,截取下來用作復盤。
孩子的態度軟化些了,家長也要訴說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但是,我會很擔心,這么做會……”能讓孩子明確自己的錯處。孩子做錯事不可避免,家長需要幫他認清對錯。不過,家長態度明確即可,不可變成長篇大論的說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