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并不是一生下來就會撒謊,而是身邊的人或者事教會了他撒謊,所以碰到這樣的情況,家長首先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地方沒有做好,讓孩子有了撒謊的理由,找到原因,才好引導孩子主動承認錯誤。
孩子犯錯怎么引導主動承認錯誤
孩子不愿認錯,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不敢承認,怕遭家長懲罰;不愿承認,怕周圍的人知道了會瞧不起他;處于思想斗爭期,犯錯后有一個矛盾期,既想承認又不 想承認,思想波動很大。
有顧慮;怕上當,有些家長先引誘孩子認錯,許諾認錯就不懲罰,結果認錯了還是會懲罰孩子;是非觀念不強,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孩子不愿認錯,家長可從以下幾方面引導:給孩子一個緩和的空間。孩子犯錯后,家長不要馬上逼孩子認錯,給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思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后孩子自覺認錯,比家長逼迫認錯效果要好得多。
用故事引路。孩子犯錯后沒有認錯的態度時,家長可以講講小朋友因為主動承認錯誤得到大家諒解后的故事,用故事從側面引導孩子主動認錯。
孩子認錯要鼓勵。孩子主動認錯后,家長不要揪住孩子的把柄批評不休。
這會讓孩子以后選擇逃避或拒不認錯。先要肯定孩子認錯的勇氣,適當表揚,接下來還要鼓勵孩子積極改錯,不斷完善自己。
不在公共場合逼孩子認錯。家長要給足孩子的面子私下和孩子交談,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不主動承認錯誤的原因
1.逃避懲罰
有一部分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較簡單粗暴,在孩子犯錯后,往往會打罵孩子。出于對懲罰的恐懼,孩子只好掩蓋自己的錯誤,想蒙混過關。
2.覺得認錯是一件丟人的事
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沖突時,父母往往袒護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看來,認錯代表著示弱,是一件丟人的事。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不認錯的習慣。
3.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錯了
很多時候,那些對于大人來說理所應當的事,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并不認同。比如,一個在爸爸的設計圖紙上亂涂亂畫的孩子,并不清楚設計圖紙和畫紙的區別。
再比如,孩子看到爸爸修理家具時敲敲打打,也會模仿爸爸的行為把新買的玩具拆得亂七八糟……這些都是孩子身心發育不成熟造成的,他們并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