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自主意識也在逐漸增強,我們做家長的可能會發現,孩子越長大越難管教,這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標志。而且很多孩子對于學習會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會有逃學的現象,但是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心很叛逆,處理這種問題家長不能采用強制性的暴力手段。
孩子逃學該不該打
針對孩子逃學的問題,家長不能打孩子。遇見孩子逃學,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孩子打一頓,會很容易打消掉孩子僅剩的學習熱情,也容易讓孩子誤入歧途。那么,面對孩子逃學的問題,家長該怎么辦呢?
1、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交流
只有通過心平氣和的溝通交流,才能讓孩子沒有反感的情緒,家長才能了解到孩子逃學的原因。是孩子壓力大,還是上課聽不懂學習跟不上,亦或是跟同學或老師鬧矛盾等等。弄清楚了愿因家長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繼續上學。
2、凈化孩子的交際圈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少之又少,家長要觀察孩子身邊的朋友,幫助孩子清理交際圈,使孩子交往圈逐步轉移到學習上來,不再跟一些不良少年瞎混。
3、鼓勵和陪伴必不可少
和孩子多談談自己的夢想和所喜歡的領域,也可幫助孩子度過這一艱難時期。不論怎樣,期待孩子越來越好!關愛孩子的真情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若是一味責難,肯定會適得其反。而且這個過程是長期的,不能指望一周兩周就糾正過來,然后看到孩子有點好的變化就放松警惕。
4、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多跟孩子溝通,帶孩子出去走走,先把他的注意力從電腦手機中抽出來,可以帶孩子去好的大學感受一下,讓孩子對上學有興趣。跟孩子聊聊理想,看看孩子對自己未來的規劃,聽聽孩子的夢想,不管孩子的夢想是什么都不要打擊。
孩子逃學的原因
1、不良家庭環境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經接近成年人,對于周圍環境的感知、敏感度,已經遠大于小時候。再加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反抗意識,當他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壓抑的環境當中,外向的孩子會選擇抗爭,內向的孩子則會選擇逃避。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家庭內部長期存在矛盾,像有些家庭,就算是吃一頓飯的功夫,父母也要爭得面紅耳赤。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對家庭生活會心生厭惡,對學習也產生厭學的心理,從而導致逃學的現象出現。
2、受到不良信息影響
很多孩子是毀在手機上的。有了手機之后,孩子的接觸面廣了,但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足,在好與壞之間,他很容易被壞的東西吸引過去。很少會用手機看書、學知識,用在正途上;他只會用來打游戲、聊天交朋友,而且往往通宵達旦。這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厭學逃學的情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