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打了,針對這次的打,跟孩子道歉并表達您對孩子的愛,獲得孩子的理解和釋懷。最重要的是以后如何避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況,作為父母要學會自我成長,多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理念,更不要把自己的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
孩子被打罵后的心理疏導
1、首先可以蹲下來給孩子一個擁抱。不要以為只有大人需要尊重,孩子同樣也想獲得父母的尊重,蹲下身子和孩子擁抱,這會讓孩子感覺你在尊重他。對于小孩子來說,愛撫是親子關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孩子能從中感受到愛和溫暖。
2、如果你打了孩子以后還是很情緒化,請暫時離開現場。為了避免你的情緒失控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你最好先和孩子隔離開來,可以回到你的臥室,等冷靜下來以后再嘗試和孩子溝通。
3、冷靜下來以后,記得和孩子道歉。很多人覺得孩子打就打了,反正小孩子也不記事,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很多孩子長大后都表示對童年一些創傷經歷印象深刻,所以要和孩子道歉,并且請求孩子的原諒,告訴孩子剛才你只是情緒不好,你還是非常愛他的。
4、平等地和孩子對話。因為孩子年齡小,并沒有辦法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所以父母務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了解孩子哭鬧的背后原因,而不是自顧自去責備孩子,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父母打罵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經常打罵孩子,其負面影響是很大的:
1、首先,孩子會害怕父母,做事會縮手縮腳的,生怕做錯了一點就會遭來父母的打罵,看到父母就產生恐懼的心里,一個孩子,居然恐懼父母,那做父母的有多失敗與悲哀,孩子會覺得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而封閉自己,抑郁癥由此而來。
所以,父母不要過多的去要求孩子,去過高的期待孩子要做的最好,一不合父母心意就隨意打罵,這樣反而適得其反的……
2、經常打罵孩子,長期以往,孩子會產生逆反心,會反抗,到孩子大了,可能會有不可挽回的后果,孩子和父母離心了,孩子自暴自棄了,孩子廢了,父慈子孝,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也沒有了。這就是做父母的失敗……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有不為孩子好的父母,但要切記,不可對孩子經常打罵。
父母不打不罵如何教育好孩子
1、家長首先管住自己,語言文明,行為端正,尊敬長輩,關愛弱小。如果家長在外喝酒打牌不歸家,或邀人到家喝酒打牌,這樣的環境影響你的孩子。有些家長很浮躁,自己沒做好,卻怪孩子不聽話。
2、家長要耐心陪伴孩子,到外面游玩參觀,向孩子介紹景物或參觀內容,使孩子“玩有所樂,玩有所獲”。
3、家長說話要算數,家長自已言而有信,千萬不能出爾反爾。答應孩子的事,要兌現。不答應的要求,孩子再磨也不行。
4、家長要認真輔導孩子,在家看書寫作業,家長要陪在身邊,能輔導的輔導,不能輔導的幫他查查資料,想想辦法,打電話請教老師或同學。如果孩子作業馬虎了,家長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一定要將孩子良好的習慣培養起來。
5、家長要做到寬嚴有度。貪玩好動是孩子的特點,只要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家長布置的家庭任務,就不要繼續加壓了。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完成任務還有時間,就認為任務輕了,還要再布置,使孩子看不到“希望”,只好“磨洋工",甚至直接反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