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成長環境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長能早早的培養他有自覺性,那么孩子做什么事都不需要催促,同時還能做的很好。而孩子做事不自覺,學習也不自覺的話,就總是需要父母監督,不然成績就會不斷下滑。
孩子學習不自覺怎么辦
1、多給孩子鼓勵
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懂得如何跟孩子溝通。很多見孩子成績不好,就是一味地罵,這容易使孩子自卑,失去對學習的自信,見到學習就怕,更談不上自覺學習了。
家長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優點,多給他點鼓勵。例如孩子考得不好,但可能比上次有進步呢。或者這次考得不好,是不是出題太難,或者有什么原因呢。多點跟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溝通,孩子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自然就能改善孩子學習不自覺的情況。
2、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家長可以通過他的優點、特長趁機培養學習興趣和毅力,取得較好的效果。
3、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父母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別人好,只是做不做的問題,然后讓孩子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定下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執行。當完成這個目標時,給予他鼓勵和獎勵。
4、幫助調整孩子學習方法
如果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或發現成績下降時,就要及時幫助通過自己的分析,和請教老師的辦法,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法。
孩子學習不自覺的原因
1、孩子的內心有心理問題。因為孩子的內心比較脆弱,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不自律造成在某些事情上的表現并不好,那么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批評,也容易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自卑、失去自信等情況。
2、孩子的專注力缺失。因為孩子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控制,精神也就很難專注于某處,那么孩子在將來學習或者完成作業的時候都很容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孩子學習不自覺的情況。
孩子學習自覺的好處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覺的學生有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規律,包括學習計劃安排、規律作息、飲食起居等,可以有條不紊、快樂充實地照顧自己的學習生活。
2、提高孩子的執行力
不少學生暢所欲言,暢談學習目標,大力推進學習計劃,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虛榮心耍花招,喜歡做膚淺的文章,都是“假努力”,執行不力。那么孩子一旦自覺后,自然執行力會有所提高,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