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值得令人深思,畢竟不關心父母的孩子現在比比皆是。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為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學會感恩,這樣孩子才能逐漸的學會關心父母。
孩子不關心父母的原因
1、父母單方面的愛,讓孩子不懂的回報
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愛,這是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話。現在孩子獨生子女居多,父母心疼孩子就容易造成溺愛,生活中不讓孩子做任何事。
比如:媽媽同孩子一起出去購物,回來路上媽媽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而孩子卻是一身輕松。這種景象大街上經常看到,媽媽沒有讓孩子從生活的細節學會分擔,學會體諒。父母單方面的愛,不需要索取的愛,是孩子不懂得關心媽媽,不愛媽媽的重要原因。
2、父母委屈自己,孩子認為父母不用其他人心疼
現在很多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做的非常好,因此也經常會委屈自己,這樣一來讓孩子認為父母根本不需要心疼。因此孩子也不關心父母,在父母看來孩子就是一個白眼狼。
其實現實中這類父母有不少,他們為了孩子總是委屈自己,毫無節制的付出自己的愛,不圖回報,讓孩子認為父母是非常強大的,什么事情都能應對。
3、家長的過度溺愛
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家長愛孩子很正常,但如果過度溺愛,他們會越來越不懂得體貼父母,感覺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對金錢沒有意識,在外生活更是沒錢了才想到自己的父母。而且他們還能心安理得的接受這一切,事情的根源就是父母當初的溺愛,最終讓孩子離你們越來越遠。
孩子不關心父母怎么教育
1、讓孩子獨立做自己的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但不是全權包攬孩子所有的大小事宜。家長應該放權讓孩子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承擔自己該擔的責任,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只偶爾在孩子需要時幫助孩子,孩子心里將懷有感激之情,也就不會存在不關系父母的情況;即使家長沒有去幫孩子做,孩子也認為這是正常的,因為本來就應該是自己的事。
2、適當引導,學會放手
如果孩子理解能力比較低,這時候我們需要適當的引導孩子,告訴孩子,父母對他的關心和關愛,都是出自于愛護,但是這種愛是相互的,孩子也需要愛父母。
同時有些事情,也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搏一搏,因為我們過度的干擾孩子,會造成孩子沒有自主思想,從而不會理解別人和愛護別人,只會一味的得到和接受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