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人都是群居動物,在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和別人產生交際,這就要求孩子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但是有些細心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討好型人格,這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處于弱勢。想要幫助孩子改正,首先就需要弄清楚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不論孩子的成績是否進步、有沒有特長,家長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于是孩子往往在父母的心里得不到肯定,慢慢變得自卑。于是孩子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得到父母的認可,便會加倍努力成為父母心中優秀的人。這過程中便會削弱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2、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關系不好經常爭吵的話,孩子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他甚至是會把父母關系不和的過錯攬到自己的身上。在這種愧疚和恐懼的心理的影響之下,孩子可能會下意識的學會討好父母,時間久了,就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也許一生都難以改變,難以擺脫。
3、有很多父母在家里是處于說一不二的地位,父母從不會在意孩子的想法,更不會尊重理解孩子,只會一昧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規劃好的路走下去。而當孩子表達出異議,或者自己的需求的時候,父母還會對孩子進行斥責、忽略。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會思考問題,更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孩子討好型人格怎么辦
第一、家長要反思,對孩子不要太嚴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太焦慮,不要對孩子嚴格到苛刻。保持好的心態,鼓勵孩子,要讓孩子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
第二、家長要教會孩子留有自己的底線,并不是一味的忍讓或者是詢問別人的意見。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要堅持自己喜歡的,并且為自己喜歡的事物要堅持到底。不要擔心得不到,而是要想辦法去達成或者得到這件事物。
第三、父母無條件的愛和信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安全的保護傘。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優點,并進行適當的引導,把無條件的愛和信任給予孩子。父母的愛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能夠愛自己,成為身心健康的孩子。
討好型人格對孩子的危害
孩子往往喜歡迎合他人,所以腦子里存在的都是一些既定的事實,他們不善于也不敢去想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東西,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是會招人喜歡,還是遭人討厭。
他們極度缺乏積極情緒,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快樂的因素,并且沒有目標,沒有愿望,甚至沒有欲望,這也會讓孩子甘于平凡,甚至對生活失去希望。
長期附和別人想法的孩子,看上去隨波逐流,可以和周圍的人成為朋友。事實上,因為自己缺乏主見,周圍的人往往不愿意和這種類型的人相處。時間長了,便會形成惡性循環,在自我否定和被他人疏離中循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