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都不能很好的處理與自己子女的關系,也就會很容易將關系弄得很僵。那么當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調整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方式,然后每周或者每月與孩子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對其幫助也是較大的。
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感受,表現出共情
大部分我們與孩子發生矛盾都是在長假期間,孩子長時間呆在家里面不能出去,我們成人呆久了也覺得不好受,更何況是孩子。
尤其是正處于青春期躁動的年紀,更容易出現負面情緒。我們在這非常時期與孩子相處時,懂得共情,對孩子的煩燥情緒表示理解,而不是不理睬或責罵,才不會出現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的情況。
2、多和孩子進行溝通
溝通對于親子關系的培養十分有幫助,是一切誤會的銷毀者,家長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當孩子和家長進行溝通時,孩子會流露心里的真實想法,家長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孩子建立好親子關系。如果家長發現自己與子女關系不好,越來越走不進孩子的內心,那么就是明顯的缺乏溝通現象。
由此可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經常問孩子一些問題,比如學習上、生活上、甚至是情感上,都可以詢問孩子的狀況。也可以帶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戶外活動不僅能夠帶領孩子感受大自然,也能夠增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的原因
1、父母與孩子的人格不健全
健全的人格是一個人的核心素養。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定是以健康為基礎,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父母才能更平和理性的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而唯成績論的父母就是忽略了健全人格其他方面,如上進心、責任心、感恩心、愛勞動、愛社會、愛奉獻、善于溝通,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未來才有多美好!
2、雙方之間出現行為問題
父母通常太把孩子當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個人意志。總是將孩子當成籠中鳥,希望他能夠盡早學會飛翔,可是又不讓孩子自己練習飛翔的技能。孩子有想法卻沒有兌現,只能消沉,沉迷網絡等。原有的家庭互動模式都是父母唱主角,孩子當配角,這樣的互動模式肯定不合理。
3、父母對自己兒女不了解
學生階段只想著抓學習看成績,成績不好就補課,成績好了就放養。等子女畢業步入社會遇見困難和選擇的時候,才發現并不了解兒女真正的想法。
從前只想著冷了加衣服,餓了做吃的,買東西給錢,把他們認為好的東西一股腦都給子女,但不知道兒女正真的想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把自己認為的加到孩子上,也就會導致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