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自己沒能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庭,離婚后就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這種傷害對于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在這種環境成長起來,即使是在成人之后也會表現出相應的性格缺陷。那么父母離異從小跟爺爺奶奶的孩子性格有哪些呢?
父母離異從小跟爺爺奶奶的孩子性格
1、孩子內心自卑封閉
一個幸福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積極樂觀的性格,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經歷父母離異,沒有父母的陪伴,即便爺爺奶奶待他再好,也是無法彌補孩子內心的情感缺失的。
父母離異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面對別人幸福美滿的家庭時,內心會產生羨慕以及自卑。如果運氣差一點再碰到周圍的小伙伴嘲笑、欺負的話,內心的無助、悲痛是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性格的。
樣的環境下長大,慢慢的性格就會比較孤僻,不愿相信任何人,自然也就不愿接觸別人,喜歡獨來獨往了。如果能夠多結交正常家庭成長的朋友,多去感受正常家庭的那種幸福感,慢慢的心門是會逐步打開的。
2、叛逆不聽話
這類孩子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并且老人難以管教孩子。讓他們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由于對父母的離婚行為不理解,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出逆反的心理現象。
3、缺乏自信
他們看待事物比較悲觀,缺乏自信,在人際交往這一塊,也是表現為被動的。不善于表達和溝通,面部表情少,很少主動去交新朋友,缺乏自信和該有的責任心。要不個別例外的,就是特別活潑,屬于調皮搗蛋的那種。
4、責任感更強
孩子和爺爺奶奶一起住時,由于爺爺奶奶年紀的原因,手腳難免會有些不便,孩子也會養成幫忙做一些家務活減輕老人的負擔,從而逐漸形成較強的責任感。
父母離異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怎么教育
1、不冷落孩子
父母離異后讓孩子在思想上總覺得比別人少了什么,因此不能冷落孩子,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一旦在學習上或生活上需要什么,即使經濟條件較差,也應該盡量滿足孩子,使他覺得除了父母離異之外其他方面我同父母雙全家庭的兒童相差不是太大。
如果稍微差些,也應該盡量向孩子說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精神上,我盡量多與孩子多溝通,了解他的心理需求。這樣,孩子有自信了,別人也更愿接近他了。
2、盡量多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告訴孩子你非常愛他,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兩個父母都不予孩子生活在一起,這對于孩子內心是十分打擊的。父母雙方都要多抽空去看望孩子,陪陪孩子。哪怕一周在一起吃一頓飯,聊聊天,聽聽孩子講講學校的事情,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孩子覺得自己并沒有失去爸爸媽媽的愛。
3、疏導孩子的情緒
父母要抽出時間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孩子的思想疙瘩。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有些事情會使他們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而爺爺奶奶是無法替代父母的安慰的,所以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及時跟孩子談心,了解情況之后,能及時疏導的就及時疏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