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學習當中,會特別自覺,知道什么時候該寫作業,什么時候該玩。但實際當中,卻是很少有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大多數的孩子都是不自覺的,如果教育這樣的孩子也是一個問題。
對于不自覺的孩子怎么辦
首先,家長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發現孩子的壞習慣要立馬阻止并且根除。很多家長會不自覺地順從孩子的壞習慣,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在寫作業時吃零食,或是偶爾走到客廳看看電視,這時候有些家長就會允許孩子的放松。
可是這樣的默許,到最后就會消磨孩子對于學習的集中力,最后養成壞習慣。所以,家長不應該默許孩子短時間的“放縱”,因為這樣容易形成不好的習慣,助長孩子的不自覺。
其次,父母要學會信任孩子。有些家長很難信任孩子,就會對孩子管的太死,處處限制或動不動就否定孩子。實際上,家長平時管的越細,孩子越難自覺。
這樣的孩子離開了家長的管束,反而更加無所適從。他們覺得自己無論怎么做都不行、都不對,干脆什么都不做,等待父母來推動自己。推一下走一步,家長不催促,孩子就會無限地拖延下去。
同時,家長們要盡量給孩子為自己的事做主的機會。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孩子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安排和做決定,并學會為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家長要學會信任孩子,不要處處盯著管著孩子,要給孩子支配自己時間和生活的自由,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覺。
最后,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管理時間、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家長們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后,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孩子不自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家長的過分溺愛。孩子不自覺,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的過分溺愛,家長對于孩子的關愛,干涉到孩子的生活細節和方方面面,沒有給孩子留下私人空間和時間,這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覺性變得很差,他們只想著依賴父母來完成某件事情,卻疏忽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2、缺乏對孩子的培養。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愛過少,甚至不去了解和關心孩子的變化和情緒,自以為很了解孩子,殊不知卻沒有和孩子進行過深度的溝通和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和孩子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和交流,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助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