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我們的生活中,家長溺愛孩子是普遍現象,這多發生在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整個家庭圍繞著他轉,任何無理要求都盡力滿足,這會讓他養成很多壞習慣。因為家長的溺愛對孩子的影響是負面的,因為很容易會讓他不知道天高地厚,所有人都會包容他。
家長的溺愛對孩子的影響
1、性格會以自我為中心
由于父母事事包辦,這樣的孩子,比較自私懶于承擔自己該做的事情,以自我為中心,只在乎自己,而對別人的付出看成理所應當。
2、生活遇挫折沒有自信
有的父母寵愛孩子,事事沖在前頭。家長的溺愛,會讓他習慣性依賴父母,長大后沒有主見,也沒有動手能力,相對其他人他們會更沒有自信。
3、與人相處會存在問題
在家庭中被寵慣的孩子,到社會中,也喜歡自我為中心,對工作眼高手低,久了大家會不喜歡他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托付重任,同時人際交往也比較差,沒人喜歡和這樣的孩子接觸。
4、不懂得感恩與付出
有的孩子習慣別人付出,工作生活遇到困難不知道反思,總是抱怨公司和別人沒有為自己做到哪些。他們和別人相處,有來無往,不懂感恩。
家長怎樣改善溺愛行為
1、平等對待
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不讓孩子產生特殊優越感。家長應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來了小朋友,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平等相處的習慣。
2、不要輕易滿足要求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不能輕易滿足。孩子撒嬌要家長買玩具,家長不能爽快答應,反而可以跟他提條件,例如一個月內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應買給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避免隔代溺愛
有時家長教孩子,爺爺奶奶總會護著。家長應該首先和老人溝通好,遇到孩子做錯事時,老人可以到別的房間去或者借故出去,讓家長單獨來解決。剛開始,可能孩子會繼續哭鬧、扔東西,當發現無人理他時,孩子就會有些恐慌,哭鬧就會減弱,最后可能會主動找家長承認錯誤。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
1、要懂得拒絕孩子
我們需要去拒絕孩子,只有拒絕了孩子,孩子才不會變本加厲的向我們索取。家長的溺愛,會讓孩子必然得不到真正的教育。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獲,沒有付出就什么都沒有。
2、要讓孩子知道努力的價值
孩子努力的價值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而不是通過價值來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等價交換的確會對沉浸在溺愛中較為嚴重的孩子起到作用,但是對于普通孩子來說,沒必要做事那么極端。需要讓他知道,通過努力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這一切還要靠他們自己去爭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