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面對孩子小偷小摸的行為,家長不要生氣,更不要因此去打罵孩子,這樣不但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也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漸漸疏遠,畢竟家長沒有和孩子良好的溝通,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而責怪孩子,這對于他的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
孩子小偷小摸怎么教育
1、在孩子做出小偷小摸的行為后,家長先不要急著去教訓孩子,而是先問清孩子為什么這么做。有些孩子本意也不是想偷盜,只是迫于現實原因才做出了錯事,比如孩子知道家長不給自己買,自己錢不夠又想要時,可能就會做出錯事。
2、給孩子一些能獲取報酬的方法,比如:規定孩子幫父母洗碗、掃地、拖地、疊衣服可以向父母獲取多少的錢,這些錢,是父母無權干涉的,屬于孩子自己的,完全由他管理和支配。
3、和孩子在看電視或者動畫片的時候,當出現涉及偷東西行為的報道或者動畫場面的時候,可以和孩子溝通,找這種機會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更能接受。
4、孩子還小,對物品所有權還沒有正確的理解,分不清別人的和自己的物品有什么區別,所以才會拿了別人的東西而不自知。可見,要想避免孩子小偷小摸的行為,家長要盡早幫助孩子建立所有權的概念。
5、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和信任。相信孩子說的每一句話,但是前提就是你要先教導孩子讓他不說謊。其實小孩子是不會說謊的,他只是在看到大人撒謊,他才會學會撒謊,所以父母還是要以身作則。
孩子偷拿東西的原因
對于沒有經濟能力的兒童來說,他的衣食住行都要完全依賴自己的父母。倘若孩子感覺自身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最終會選擇自己動手。
也可能是受到教師、父母或同伴行為的影響。如果父母、教師或者其他小朋友有私自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并且這種行為被孩子看到,他們就會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對的,自己也可以跟著學。
孩子為什么會帶這些東西回家,還有就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孩子可能在家里的時候,問父母要過一些東西,父母并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孩子對于這些物品的需求心理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只能拿學校里或者其它孩子的東西來填補內心這種滿足感。
孩子小偷小摸的危害
對于他們來說喜歡的東西就拿走,是一件很常見、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他們就會順手的把它帶走,當孩子養成習慣以后,在將來的生活中很有可能會因此釀下大錯。
孩子從小就偷東西的話,會對孩子性格養成產生很大的影響,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比較偏激、自私,可能還會導致孩子以后走不到正道上的。
相信這樣的人,是不會被他人喜歡的,因為交朋友的時候,沒人會喜歡斤斤計較的人,即使有朋友,那也不是真心朋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