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若是發現自家10來歲的孩子,有吃獨食的行為習慣,那一定要去及時的制止他們,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要不然,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不良習慣。所以,我們就一定要引起重視,并讓其能夠學會分享。
10來歲孩子吃獨食怎么教育
1、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如果家長強制孩子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孩子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的東西被強制地分給了別人,那我也可以強行得到別人的東西。這樣不僅不會使孩子學會分享,反而可能會滋生他的不良行為。
所以,我們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并且與孩子進行合適的交流,那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學會分享。
2、榜樣示范
對于10來歲吃獨食的孩子,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識的去做一些分享行為,比如洗好一筐水果,先拿給其他長輩,然后讓孩子拿起水果看他先給誰。
如果孩子先給了家長,那就一定欣然接受,并且要表揚他;如果孩子拿起來水果自己吃了,家長既不要一笑了之,也不要批評,可以講一些小故事去教育他,也就能潛移默化的對孩子做好引導。
3、創造分享的機會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創造一些可以分享的機會。比如,孩子和你一起畫畫,你遞給孩子兩支畫筆,可以讓他挑出一支給你,然后要感謝他的分享。
或者在孩子生日或者其他節日,邀請孩子的伙伴們一起到家里來舉辦聚會,讓孩子將蛋糕或者其他食物去分給每一個小朋友,也是一種教孩子去分享的方式,這樣10來歲的孩子也就有一定的分享意識,他也就會覺得很開心。
10來歲孩子吃獨食的原因
1、無原則溺愛,恃寵而驕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總是習慣性的將最好的都給孩子,好的、貴的、有營養的、大人舍不得吃的統統給孩子,并不斷向其傳達“寶貝,你吃吧,媽媽不吃”、“寶貝,這個最大/最營養/你最喜歡的,全給你”等行為,就會讓啊hi在認為這種無原則的溺愛是“正常”的,別人都應該讓著自己,好吃的都應該留給自己。
2、占有欲強,沒安全感
父母無原則的溺愛,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寵愛都是應得的。一旦失去或與他人分享,就會非常難受,這種強烈的占有欲讓孩子對自己的一切都“把控”得非常嚴格,不愿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也就是孩子吃獨食的表現。
而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沒有安全感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家長的疏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