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一年級肯定是難以避免粗心大意的情況,這也就需要家長對其進行監督。只有這樣做,在一定的程度上才能避免孩子再次出現這樣的問題。同時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審題習慣,讓孩子做到仔細看題,對其進行糾正也是有效果的。
一年級孩子粗心大意的糾正策略
首先,要讓孩子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
老師每天留的作業,都是對當天講授的知識的鞏固和檢驗,引導孩子養成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這時家長想要糾正孩子粗心大意的習慣,也就需要讓其把每一次作業當做考試,把考試當做作業。從小養成好的作業習慣,孩子越大越受益。優秀的作業習慣如下:
①進屋放下書包就寫作業,不耽擱(寫作業前喝水、上廁所);②寫作業中途不下地,作業多的情況下中途休息10分鐘左右。讓孩子把心靜下來;③坐姿、握筆姿勢要正確,作業干凈整潔字跡工整。把字寫好,也是磨煉孩子心性的一種方式。
其次,引導孩子注意認真審題
一年級孩子通常讀一遍題目就開始做題,有的孩子可能連題意都沒有理解,就憑著自己的感覺做題,因為類似的題目平時做得比較多,孩子就會把以前用過的方法直接套用過來,如果方法不適用,做出來的結果就會出錯。其實,并不是孩子不會做題,而是把題目的意思理解錯了,當家長把題意告訴孩子以后,孩子立馬就能說出正確答案。
所以,家長通常會認為這是孩子的粗心大意所致,不把這個問題當回事。其實,孩子出錯的根本問題在于沒有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如果不加以重視,孩子就會一直采取這種方式審題,一旦養成習慣,今后想要改變會非常困難。
最后,督促孩子自己檢查作業
想要糾正一年級孩子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那家長在平時就要督促孩子自己檢查作業。家長要引導孩子從頭至尾檢查一遍所有作業的準確率,而不是只檢查某些題目,即便是自己特別有把握的題目也要再看一遍,這樣做才能確保準確率。
此外,家長還要提醒孩子把題目再讀一遍,認真理解一遍題意,這樣做就能避免出現審題不清導致的錯誤。
一年級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
1、不良習慣導致
有的孩子在草稿紙上算對了,但抄到本子上抄錯了。還有的草稿紙上的數字排列得亂七八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還有卷面不整潔、涂涂改改也容易造成視覺遺漏。這些都是不良習慣導致的。
2、看錯題目
一年級小孩子的思維是跳躍性的,他很容易在看題目的時候跳過幾個字眼,或者把+看成-,3看成5,又或者因為慣性思維把題目理解成自己想象的樣子,就理所當然的做錯了。
3、熟練度不夠
所謂熟練度,可以想象一下成年人,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其實對來說都很簡單。但是當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1000題,并不一定全對。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準;如果平時疏于做簡單計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