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性格的不同,也許有天生的成分存在,但后天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無論初中還是高中,甚至其他求學階段,可能各位的身邊都出現過或多或少不合群的人,那孩子上初中了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上初中了不合群怎么辦
1、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家長要對孩子"不合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無需為了孩子的獨來獨往感到焦慮,更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造成孩子的不適感,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習性,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有的孩子在獨自行動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快樂,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不合群"并沒有影響孩子的智商、情商的發展,這種情況下,家長完全不需要干預,而是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方式。
2、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交流
"不合群"的孩子一般會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為了能夠更清楚孩子的發展狀況、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長,家長可以主動跟孩子溝通,跟孩子交流對事情的不同看法,引發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家長也可以在一些家庭事情的決策上,主動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管理中,讓孩子有更多的發揮能力和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樣更便于家長掌握孩子的全面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3、父母應該教孩子進行分類引導
孩子上初中了不合群怎么辦呢,其實不同的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不盡相同的,有些孩子是因為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喜歡一個人獨處的狀態;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在與小伙伴相處的過程中發生了不愉快,心里產生了小疙瘩,就不愿意跟大家一起玩耍了;還有一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個人成長的速度快于同齡人,跟同年齡的孩子沒有共同話題,更喜歡一個人思考探索更廣闊的世界。不同的孩子,家長的處理和引導方式也要有針對性,盡可能地要引導孩子全面發展。
4、讓孩子不受排擠
敏感的學生因為比較難合群,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排擠,如果成績不好會被嘲笑,即使成績好也得不到同學們的認可。對這種狀況,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應該故意忽略他的特別(即敏感),可以在班會上多做一些同學間相互友愛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白每個同學都是一樣的。老師做思想工作時要對事不對人,否則可能讓敏感的學生再次認識到自己不受同學們歡迎的事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