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語文老師都是很重視孩子的朗讀能力的,尤其是朗讀課文,但孩子往往是不肯開口閱讀的。而對于有這種情況的孩子,那他的表達能力就不是很好,說話的邏輯也是不清楚的。所以,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并且提升孩子的學習自信。
孩子不肯開口朗讀怎么辦
首先,讓孩子體會到朗讀的快樂
對于不肯開口朗讀的孩子,是因為覺得朗讀不是學習任務,是麻煩,在這件事上沒有得到學習自信,也會這樣想:“可能我在家朗讀得聲情并茂,到了學校老師也不會點我起來讀課文。那朗讀有什么意義?”
所以,我們老師和家長應該讓孩子先明白和體會到朗讀帶來的快樂。比如和家長一起分角色來朗讀,通過角色扮演,體會朗讀的趣味。而且朗讀不能挑一篇長文,而是要有韻律的童謠、詩歌等。
其次,家長的言傳身教
比起打罵、說教、強迫學習,家長通過自身的朗讀練習,讓孩子看到朗讀的結果,這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家長們著急孩子作文不會寫、不愛看書、不喜歡說話,其實都是因為在孩子日常的生活學習環境中,這類練習做得太少了。
家長沒有專注朗讀訓練,也沒有做好陪練的角色,所以等到真正出現孩子不肯開口朗讀的學習問題后,再來著急就晚了。
最后,多鼓勵孩子,進行模仿朗讀
想要讓孩子開口朗讀的話,其實最重要還是要多鼓勵他們,因為對他們來說,肯定是害怕自己的讀音有錯誤,或者是讀的不夠通順。那么在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就應該多一點鼓勵他們。在他不斷的開口朗誦的過程當中,老師要去鼓勵孩子,表揚孩子的讀音,當然也要及時糾正他們錯誤的讀音,這樣子才能達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目的。
同時家長可以把孩子之前聽過的朗讀故事,形成書面文字,讓孩子照看,試著模仿之前讀者的朗讀,如果孩子不敢開始,家長可以陪同一起朗讀。然后慢慢轉為一人朗讀一個角色,交替進行,最后實現由孩子自己獨立朗讀。
孩子不肯開口朗讀的原因
1、整體朗讀課文的時候不通順,結結巴巴,沒有信心。
2、是害怕自己的讀音不標準,所以不愿意讀出來。
3、孩子對讀不感興趣,這部分孩子更愿意在心里默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