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有的孩子成為了初一學生,再加上他們身心的發展,也就會逐漸變得叛逆,并且有不聽話的行為表現。所以,這時候家長就要和他們做朋友,并且能夠了解到孩子的心思,才能正確引導個幫助他渡過這一階段。
初一學生不聽話的孩子怎么教育
首先,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獲得自尊,并可能學會尊重別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條件。由于初一學生的孩子還不成熟,自尊意識往往處于嫩芽狀態,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一旦他們的自尊受到傷害,他們便會用諸多的“不聽話”來進行對抗。
所以,父母應當具有保護孩子的權利意識,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可以說,是否尊重孩子,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重要作用。
其次,家長要要營造氛圍,注意親子教育
大多數家長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就比如家長可以與孩子同看一本書,陪孩子一起閱讀。這不僅僅只是形式上的“親子”活動,更是在思想、精神層面上的“親子”。親子共讀,使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讀書的收獲與快樂。這是家長和不聽話的孩子相互溝通的橋梁。
最后,家長可以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
有的初一學生之所以會不聽話,是其獨立自主要求的體現。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成年后事業的成功,以及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要知道,孩子并不是生來就是這樣依賴父母的,他們的依賴性一般來說都和父母的包辦代替有關。父母包辦,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賴性就越強。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沒有了依賴,孩子就會自己動手開始做了。
初一學生不聽話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家長沒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這也是一個而較為普遍的現象。父母對孩子有很多要求,但對自己卻沒有任何制約。比如,要求孩子認真做作業,自己卻在一邊刷手機或者刷劇。孩子會在內心里覺得不公平,為什么我要認真做作業,你們卻可以在玩?
很多家長會這樣給孩子解釋:爸爸媽媽一天上班很累了,回家自然要休息一下,你是學生,必須要把學校的作業認真完成。但這種說法毫無說服力,也就是會造成孩子不聽話。
2、家長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無法無天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是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但這種滿足最后會害了孩子。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無論他做什么,你們都不會發對。這樣等到孩子上到初中,成為初一學生,不聽話的行為也就會表現的更加明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