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受盡了家長的萬般寵愛,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但是進入小學之后,孩子們聚在一起誰也不讓這誰,這就導致小學生之間很容易產生沖突,甚至動手打架,這對于孩子的成長和人際關系的鍛煉都是非常不利的,作為家長不能夠坐視不管。
小學生打架家長正確處理
1、問清楚打架原因。小孩子打架的原因有很多,家長首先需要清楚原因,為什么打架,父母只有把原因弄清楚了才能對癥下藥。碰上孩子打架,家長不問原因就急著下判斷很容易弄巧成拙,要么傷了孩子的心,要么錯誤的助長了孩子霸道的氣焰。
2、引導孩子充分表達。引導孩子盡量充分、完整地表達自己為什么要打人和當時的情緒,在此過程中成人要表現出對孩子表達時的專注和耐心,傾聽孩子對整個事件的表述,并用眼神、表情和點頭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當孩子用語言的方式表述完整個事件與情緒感受之后,負面的情緒也得到了有效宣泄。
3、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孩子能否承受并完美地解決所發生的激烈沖突,就要看他小時候面對沖突時,是如何解決的,有沒有獨立承擔一切的能力。所以,當孩子與人打架后,只有讓他自己去處理。讓他不斷地摸索出來與人相處的方法,他成年后才會與人建立恰當的互動關系。
4、不能以暴制暴。家長對于孩子打架后的教導,會在孩子童年時顯現是尤為重要。家長要在這個黃金時期教導孩子如何化解沖突,而不是教導孩子讓沖突升級。
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小學生打架
作為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動向、精神狀態,及時捕捉孩子負面情緒,當孩子不愿上學或不愿去某一個地方時,家長要鼓勵孩子說出不愿去的原因。當孩子向家長說出自己和同學之間的矛盾時,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和孩子一起分辨出矛盾的性質。
如果父母想防止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負,那就需要提高其社交能力,可多帶孩子參與一些戶外活動,也可通過親身示范,告訴孩子該如何與人交往,還可以在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盡量讓孩子自己處理,提高其社交能力。
做家長的應該經常鼓勵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懂得自信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孩子在受欺負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有后盾,不至于很害怕,才有可能很理智地去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