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都疑惑煩惱,為什么自己明明是為孩子好,對孩子苦口婆心的教導,但孩子總是不聽,還很叛逆地頂撞自己。家長想要改變自己和孩子溝通上的難題,就應該學習好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
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
一、善于傾聽,積極引導
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善于和孩子溝通的父母通常會采取坦誠的方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并且理解孩子的感受。最后,選擇合適的時機,在孩子愿意接受自己時才給他們講道理。這樣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就會減少很多障礙。
二、注重與孩子共情
孩子有了情緒、遇到困難,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時刻在關注著自己,理解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感到溫暖的后盾。
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感受到父母真誠的關心,就更加愿意跟父母分享他們的想法和困惑,也愿意在遇到困難時向父母尋求幫助。
三、家長要想孩子坦誠自己
家長要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情感,毫無保留地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溝通。有些家長總說大人的事,小孩別管,這讓孩子內心非常受挫。因為他們也想關心父母,但每次的關心只能換來父母的冷言冷語,就失去了溝通的欲望。
四、家長要用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不是所有父母說的話都是正確的,出現錯誤在所難免。父母這時候一定要馬上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會更愿意聽聽父母的意見。
有時候家長與孩子之因為存在代溝,會產生一些觀念差異,家長應該持包容的態度吸收年輕人的觀點,不要因為自己是長輩就打壓孩子的想法,想要和孩子有效溝通,觀念就應該與時俱進。
父母和孩子溝通困難的原因
一、習慣性讓孩子閉嘴,是孩子拒絕溝通的開始
父母與子女之間發生誤會或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如果一味讓孩子閉嘴,完全不聽孩子的話,只自說自話,孩子就很難和父母交流了,最后拒絕溝通。
二、忽略孩子感受,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
經常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一定不好。孩子小時候想和父母分享自己開心的事情,但是家長卻不肯理睬孩子,想給孩子潑了一盆冷水。重復幾次后孩子也不需要再開口了,因為他知道家長不會給出回應,以后的溝通就很困難。
三、雙方都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有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并不是有矛盾,只是不知道該說什么。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話題除了學習和未來規劃,就沒有別的好說的了,父母想要和孩子溝通但無從談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