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跟老師交流時,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渠道,這是為了孩子在學校過得更開心、快樂的方式之一。畢竟孩子一定離不了老師的關注,有時家長和老師一次良好的溝通,將會帶來非常好的效果,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跟老師交流說些什么內容
1、首先,家長可以問老師孩子的在校表現,把想了解的內容告訴老師。在校表現著重可以問行為習慣方面,小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更重要,習慣好了,成績自然好。
2、接下來可以談談孩子在校表現,可以讓老師更了解他的優缺點。有些孩子學習也挺努力的,就是成績不理想,在家表現也很好,這些都應該讓老師知道,孩子的有些問題可以讓老師結合在家情況,做出更好的處理。
3、最后可以跟老師一起討論,接下來共同努力方向。沒有一個老師是希望學生不好的,所以老師提出的建議,家長盡量配合。最后記住一點,千萬不要在休息時間給老師打電話,誰都不喜歡被打擾。
當然有些問題發生了,同樣一件事到了孩子口中又會表述成另一個意思,家長對老師某些問題的處理有意見,也應該打電話詢問,而不是一昧的相信孩子無端指責老師。
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解決,家長會也是一個可以跟老師多交流的機會,家長一定要利用好,多交流探討。
跟老師交流的技巧
1、跟老師溝通時要言簡意賅,不要長篇大論。因為家長跟老師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另外一個方面要把問題聚焦在學習上,這樣才會有效果。
2、家長去找老師前,先想好要說的話。老師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時間有限。所以,家長在與老師打電話前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順一遍,甚至在一個紙條上寫好要問的問題,既不浪費時間又不會漏掉關鍵東西。
3、與老師溝通,切忌指導他的教學。教學有教學大綱,而且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一般不需要家長的指點。
4、家長找老師談話,一個學期一兩次即可。同時也要體諒老師,要明白他們平時的時間都很緊張。家長頻繁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很可能打亂老師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節奏。
5、不要誠惶誠恐,有些家長擔心老師忽視自己的孩子,特別怕說錯話,或者怠慢了老師。所以跟老師交流時會特別緊張,不管老師說什么,都回答:“好的,沒錯”。雖然氣氛貌似和諧,但溝通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