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都要面對成長路上的各種挫折或者磨難,而父母的語言有時是他前行的路燈。因為父母對于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可言喻。有時惡毒犀利的言語對他造成的傷害,可能高于鞭打之痛,由此可見家長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家長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心理發展
言語,是我們進行溝通的工具。俗話說:“惡語傷人三冬寒”,言語造成的傷害,就像一把隱形的刀子,它能穿過皮膚、繞過堅骨,刺到心里最深處。
很多家庭里,只要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父母一方就會出言訓斥。但其實聞聲細語的言辭,才能達到與孩子的高效溝通。而說教聲音越大,越容易讓孩子產生逃避、緊張、焦慮、膽怯、自我否定等自卑心理。
2、影響人際交往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將會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際過程。因為孩子,具有高級模仿力。他們會通過注意父母的一舉一動,慢慢地學會察言觀色,與人相處之道。
如果父母總是背著別人、當著孩子的面說親朋好友的壞話,那么將來他很有可能也會成為一個“愛嚼舌根”、“兩面三刀”甚至是“迎風倒”的人。既不會真心對待他人,也交不到知心朋友,前方的路只能自己獨步艱行。
3、影響發展方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環境對個人產生的深遠影響。當一個人的心理成熟后、人際交往圈穩定了以后,那么這個人的人生軌跡大概就能勾畫出來了。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可以憑借一個人的言行舉動,來大概判斷他父母的樣子。家長的語言對孩子未來的走向,起到的是耳目染的影響。
家長教育孩子方式
1、樹立榜樣
榜樣是用他人的良好思想和行為影響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比如同學、鄰居、教師、文學作品中的積極角色等等,他們都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對象。父母的言行是對還是錯,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經常檢查自己的言行。
2、良好的溝通態度
首先,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想法和現實說話,事實陳述,合理,讓他了解某些原則。談判應該有針對性,靈活,友善的態度,不要在沒有表達的情況下自上而下地譴責和嘲諷。
同時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在討論中,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如觀點有誤,家長應耐心地引導推理,這樣孩子可以分辨是非。另外,家長還應該有勇氣承認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