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生時期也是孩子的行為、智力和性格發展的迅速時期,也是很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期間,孩子很容易因為一些原因而出現不健康的心理,家長也就需要對孩子進行輔導,這樣才能予以解決,現在小學生心理輔導問題表現及輔導方法都有什么?
小學生心理輔導問題表現
1、敏感:隨著他們在小學時期的發展,自我意識就變得更加強烈,自尊心也是顯示的更為明顯,心理承受壓力還是較小的。所以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也就會表現出生氣、憤怒、多疑等。
2、嫉妒: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的小學生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孩子也就會表現出不悅、怨恨、憤怒等,甚至還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這都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3、失落: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為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若是不能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孩子的心理也就會產生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方面。這也就很容易給小學生帶來緊張、恐懼和失望。
小學生心理輔導解決問題的方法
1、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
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孩子在這一時期的心靈更是需要家長的關心。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例如小學生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時,希望爸媽能安慰他、勸解他,可是小學生被老師批評后,回家還會被爸爸或媽媽變本加厲地再批評一頓,孩子肯定會感覺很委屈。
因此,老師和家長應默契配合,由一方擔任批評的角色時,另一方擔任勸解,萬不可兩面夾擊,要給孩子“溫暖的家”的感覺,這樣也就能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不會出現心理輔導問題。
2、適時給予表揚
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并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也就需要做到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我們要知道這句話:過分寬容則陷于溺愛,過分嚴格則寡愛。
而我們給予孩子的適時表揚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所以,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也就是要從家長給予的鼓勵與表揚開始。
3、科學教育孩子
我們作為家長,這時候也就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同子女教育的關系,還要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最大限度地減少溺愛型和專制型家庭,這樣就能使家長也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并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孩子的學習和發展,這種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心理是極其有利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