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是家長不能忽視的問題,因為他們在這時候就會出現厭學情緒,從未也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我們做家長的還是需要多多關注孩子,與孩子進行交心式溝通,那么現在青少年心理扭曲的表現有什么呢?
青少年心理扭曲的表現
1、不良的行為習慣: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會因為從眾心理、好奇心較重等原因,嘗試一些不好的行為,因此青春期心理扭曲可能有不良的行為習慣的問題,家長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2、過度焦慮:如對于目前的狀態以及未來的生活充滿不安,對于未知事物的變化產生過度不必要的擔憂。但在行為上又疲于改變,導致焦慮問題惡性循環,從而加重扭曲心理的發生和發展。
3、貶低、妒嫉他人:這樣心理有所扭曲的孩子常常會貶低、妒嫉他人,如可能為鄰桌受到老師表揚而咬牙切齒,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他們為減輕自己因自卑而產生心理壓力,所設計的宣泄情緒的渠道,盡管這往往并不奏效。
青少年心理扭曲家長應該怎么辦
1、家長錯了要對孩子說“對不起”
讓孩子明白成年人要有擔當,我們必須要給孩子示范,當我們犯了錯誤時,作為成年人是如何道歉的。同時不要講推卸責任的話,例如:“對不起,可是不是我們的錯”。你的辯解和推托,會讓孩子有樣學樣。他們就會從我們的言談中,我們的行為中,我們的品質中學到很多東西。
2、適當勸說和溝通
對于這樣的青少年,家長就要用樂觀的角度去勸說,慢慢引導,讓他知道換位角度去思考是可以解決事情的,要用禮儀去教導,禮儀這東西是永遠都學不完的,要不斷的去學習。
溝通是最好的辦法,但不是唇槍舌劍。跟它溝通,讓它從思想觀念上慢慢發生改變,不斷學習、了解自己、適應環境、控制情緒、適度發泄。
3、善于引導孩子
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因勢利導,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見,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作決定,并讓他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4、尊重、平等地對待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待。因此,父母再也不能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附屬品,孩子的所有一切都有自己來決定;相反,父母要尊重孩子,把他當作是一個能動的權利主體,并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