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輔導作業的時候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經常會出現走神的現象,經常性的左顧右看,一會兒吵著自己餓了,一會兒鬧著自己要上廁所,根本停不下來,那么對于小孩不好好學習怎么辦呢?
小孩不好好學習怎么辦
1、減少誘惑
有一些家長,或許是出于愛孩子的目的,無形中給孩子透露出“家里很有錢,老爸老媽很有能力,以后的生活無憂”之類的信息。這種誘惑對于三觀還未定型的孩子來說,會是一種毀滅打擊。會令他們產生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從而不再認真對待學習。家里再有錢有勢,也應該培養孩子自力更生,這對孩子將是受用終身。
2、幫孩子解決實際困難
孩子對學習厭煩,往往是因為感到學習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事情,特別是中考前各科都進入了總復習的階段,學業上的問題集中爆發。孩子因為想回避困難,所以厭煩學習。
面對這類問題,改善孩子厭學情緒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孩子在日常學習中對學習上的困難有個正確認識,并且努力讓孩子戰勝這些困難,這種戰勝困難的心理感受會有助于孩子提高攻克學習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從而降低可能的厭學情緒。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在大多數父母下班回到家之后,最習慣性的動作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機;而導致孩子時常被手機吸引,更加無法專心于學習。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時,最重要的不是時刻監督孩子,而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在一旁專心忙自己的工作,引導孩子沉浸于學習當中,提高學習氛圍。
小孩不好好學習怎么回事
1、不良習慣難改
心理學家指出人一經養成習慣,意識就深化到下意識、潛意識層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不良習慣。上課說話、看課外書、聽CD、玩電子游戲、做小動作等。這樣降低了聽課效率,加大課外作業的難度,延長學習時間,直接影響學習成績。
2、缺乏濃郁的學習氛圍引導
愛不愛學習其實除了自發性的感興趣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外界環境的熏陶以及引導,讓這份從剛開始的被影響轉變為行為習慣。
對于學生而言,缺乏一個長期濃郁學習氛圍的引導,無論是家庭、學校亦或是身邊人的影響,都會讓他們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當從一開始就放棄,那么自然隨著時間的轉變,這份不感興趣就轉變成了抵觸,也是學生不愛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