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健康,我們通常從表面就能看出來,若是孩子出現了心理健康的情況,家長還是很難發現的,往往就是到了最嚴重的時候,才會注意到孩子的不正常。我們要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很容易因為消極的環境造成不良心態,那么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什么呢?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經常和父母對著干
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不聽話,還經常跟自己對著干,說明孩子可能心理上存在一些問題。這類孩子只要父母一批評責罵他,情緒就會變得暴躁,說明他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差。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對待孩子太過嚴厲,或是經常當眾批評責罵他,從而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建議家長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和他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喜歡和父母冷戰
孩子如果在父母責罵的時候,只是默默的呆著,不作任何的反駁,也沒有任何的情緒,甚至平時都不會過多提出要求,在大人看來這樣的情況挺好,孩子安靜、聽話,懂事,其實情況卻恰恰相反,當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孩子不哭不鬧,說明他的心理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那么就應該用一些方法,讓孩子發泄自己內心憤怒、不愉快,讓他們把心中的情緒都發泄出來,而不是積壓在心里,不然孩子很有可能出現壓抑、封閉自我的情況,也是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孩子心理不健康怎么辦
1、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家長對待孩子時,如果自己的情緒總是不穩定,喜怒無常。這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與穩定性,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我們就應該用正常的情緒去面對孩子,讓孩子能夠有好的心理。
2、多與孩子進行交流
帶孩子出去參加爬山、露營或其它戶外活動,這是減壓的好方法。家長和孩子一起共同活動,就如車里或爬山時易于敞開心扉,睡前和餐桌上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時機。
3、不要勉強孩子
當一件事情孩子無法完成時,不要去勉強,這樣對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并沒有幫助。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4、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孩子整體素質的基礎,是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熏陶。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睦民主的家庭關系,才有助于把孩子培養成自信、豁達、活潑、開朗的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