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的情緒表現的很明顯,就要看看孩子的反應是否很強烈,若是有強烈的行為,就要避免孩子出現過激行為,因為這樣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是不好的,我們也要注意對孩子進行疏導,那么孩子過激行為怎么疏導呢?
孩子過激行為怎么疏導
1、多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
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減少對孩子的猜疑。孩子這種心理產生的根源是對他人和事物片面的認識導致的,如果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就會導致孩子的猜疑心理進一步膨脹,隔閡心理加重,勢必會導致孩子的過激行為再次發生。
所以當你的孩子無緣無故亂摔東西時,你可以和孩子面對面地坐下,用很簡單的開場白開始與之交談。當然,說這些話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真誠,這樣才能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
2、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感情
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你只有尊重孩子的想法他才會表達出來,他的不良情緒,感受才會得到緩解。家長過多的指責孩子,他一般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
家長要告訴孩子:有什么不高興的事情說出來,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解決,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事,這樣孩子才不會采取極端行為。
3、善用肢體語言,多關心孩子
此外,爸媽要善用肢體語言,比如在孩子哭鬧時,抱著寶寶,溫柔地拍拍他,說一些安撫的話。如果日常空余時間比較多,也可以多用肢體語言來強化親子關系,表達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很多孩子出現過激行為,如果被爸媽責備,會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爸媽要多關心孩子,事后和孩子說說話,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一旦這種愉快的溝通模式建立,孩子情緒不良時就會主動告訴爸媽。
4、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發現孩子鬧情緒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怎么把情緒壓下去,而是試著共情他,把他體驗到的情緒說出來,比如“是不是跟你心里想的不一樣,你有點失望?”“我知道你很傷心,你可以哭一會兒,但我們還是要走。”
這樣做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是被接納的,而且孩子會通過你的描述,掌握更多的情緒詞,在下次體驗到的時候,知道怎么表達,更能不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過激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